一是坚持因地制宜、一段一策。根据黑臭水体成因、所处周边环境、河流大小等情况,逐一编制专项整治方案,确定5类39项工程项目。目前,上报的24段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基本全部完工,已有22段通过省级初见成效评估,其中7段黑臭水体通过省级长制久清评估。
二是坚持系统治理、流域共治。注重把握河道上下游、水岸滩、内外源和治用保关系,坚持河道治理、配套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等措施同步推进,通过科学布局、连通水网,达到活水保持的效果。对城市污水管网暂时无法覆盖区域,设置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收集处理周围村居(社区)产生的污水;注重人工湿地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在污水厂下游配套潜流、表流相结合的人工湿地,提升水质净化能力。目前,黑臭水体治理一期45项提升项目,已完成16项、已开工或实施18项、启动前期工作9项,因西部新城规划调整暂缓实施项目2项。
三是坚持完善机制、长效管理。健全完善“河长制”“河道警长制”“公示制”、河道、管网养护、污水收集处理等制度,抓好水质监测、预警应对、信息公开,加强对城市水体的日常维护管理,积极探索厂-网-河(湖)协同管理,建立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的黑臭水体治理、维护、养护、管理长效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