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40多年过去了,建筑行业传统粗放式、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根本性改变,施工安全风险大、生产效率低、建设成本高、科技含量少,行业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加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对传统建筑企业的开工和生产带来较大困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带来了“关于建立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提案”。杨国强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零接触、智能化生产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机器人,像生产汽车一样准确地建房子,不仅可以让建筑工地实现零伤亡、高标准、好效益,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子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大量成本。
在杨国强看来,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用机器人建房子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我国建筑行业要加速应用建筑机器人产品和技术,急需解决当前政策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未建立、监管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对此,杨国强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第一,研究制定覆盖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和应用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对人工智能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进行有效引导,在基础研究课题、产业培育和测试应用等环节提供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打通产学研用转化环节,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在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与推动全国市场准入方面制定统一的制度规范,为建筑机器人的推广创造条件。
第二,完善建筑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建筑机器人建造是有别于传统建造方式的新工艺、新模式,其产品研发、测试应用都亟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杨国强建议,由行业权威机构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研究团队、专家学者、骨干企业等力量,尽快建立建筑机器人建造的产品技术、施工管理、验收检验等标准体系,加速建筑机器人的市场化应用。同时,健全建筑机器人建造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证建筑机器人合规高效地在工地使用,不断提升建造质量。
第三,引导建筑机器人快速试点试用,协助推广经验证后的产品、技术及设备。鼓励建设一批建筑机器人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为快速试点试用建筑机器人及相关智能化设备提供场景和条件。同时联动行业协会等力量支持和协助将试点验证后的安全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推广使用,推动建筑机器人加速走向市场,实现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杨国强还带来了“关于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对脱贫防返贫作用的提案”。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脱贫任务艰巨,脱贫之后如何防止返贫也是一个重大课题。据统计,全国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
“从致贫和返贫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缺乏有效就业、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是重要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贫困群众缺乏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如果贫困群众以及他们的子女能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他们就能利用一技之长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速发展的各行各业都能有足够娴熟的工人,国家经济也将实现持续发展。”杨国强表示。
杨国强建议,国家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和培训在脱贫和防止返贫中的作用,让贫困群众掌握一门技能,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具体而言:
第一,加强引导全社会特别是贫困群众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杨国强指出,“社会上还是普遍存在孩子要成才就要上大学读本科的观念误区,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不愿意上职业学校读大专、中专。这需要国家层面持之以恒地宣传引导,号召全社会重视和参与职业教育,给予技能型人才更多表彰、荣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得到充分的尊重。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精准宣传,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大家认识到职业教育有很好的出路,技能型人才也是对国家很重要很有贡献的群体。”
第二,加强对贫困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资助。杨国强建议,“对没有钱读职校的贫困学生由国家先行垫付学杂费、生活费,让他们能无压力的免费学习,为他们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待他们有能力时再偿还。如果年轻人都能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毕业后找到工作稳定就业,不但可以帮助全家实现脱贫,也能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第三,加强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建设,提高办学质量。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课程内容、实训设备陈旧,缺乏吸引力。杨国强认为,要加强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办职业学校,根据当地产业链、需求链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办学特色。同时,放宽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招生限制,扩大在贫困地区的招生规模,让更多的贫困学子接受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