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早在1996年,武汉市引进2000余个垃圾分类箱推广垃圾分类,但因“水土不服”于2001年取消;2005年、2008年,武汉又先后在青山区绿景苑和钢都花园启动垃圾分类社区试点,此后也难见踪影。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式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 2007年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青山区也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区。因此2008年,武汉市决定把青山区钢都花园8个社区作为垃圾分类试点。不仅浪费了再生资源,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占用大量土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青山区将钢都花园地区作为试点,整体推行。钢都花园地区有8个社区,居民1.2万户,4.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29家,日产生活垃圾50余吨。
青山区在钢都花园的8个社区共放置了100组共300个垃圾桶,每组垃圾桶分别标上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三种标识,居民按照生活垃圾的不同类型,分类投进垃圾桶。该区城管局还在每个社区设置了一间垃圾分拣房,配备专门的分拣工,将未按要求投放的垃圾进行分拣。
2008年,青山区曾在全市先行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两年后,受财力及回收处理技术等因素影响,分类工作难以为继。辛苦分类的垃圾后期遭遇“一锅粥”混运现象,让部分市民热情降低。
缘何此前启动的垃圾分类试点都没有成功?对此,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敬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试点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卡在“两头”:一头是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另一头则是后端处理的市场效益。
周敬宣分析,在绿景苑和钢都花园两次社区试点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试点的规模太小,难以支撑后端处理。“由于试点小区覆盖面有限,垃圾总量偏小。如果让企业为一个小区开动一条垃圾分拣、处理的生产线,肯定是‘吃不饱’的。”正因如此,这两次试点到后期都面临“前面分、后面合”的尴尬,严重挫伤居民的积极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让分类链断裂。
垃圾分类工作推广究竟卡在何处?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喻晓认为,首先,激励不够,比如实施垃圾分类,居民需要至少两个垃圾袋对垃圾分类丢弃,其成本增加;其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各区及发改委、供销社、工商、文明办等多部门联动,单靠城管部门发力行不通。另外,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前后衔接不顺畅。在垃圾末端技术的处理上,武汉也并不领先。更为重要的是,废弃物的利用价值低,要使其产生价值,必须投入成本。如果入不敷出,这项工程仍然举步维艰。
2017年,武汉市城管委负责人表示,武汉市将争取在经济、法律层面给这项工作以保障,在后续产业链的培植问题上持续注力,并以“试点为主,逐步推开”的方式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
2018年武汉市青山区城市数字化中心回复网友,青山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社区数量为12个。目前生活垃圾运输采取的是普通收运方式与干湿垃圾分类收运方式并行的方式。即在《青山区(化工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确定的12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内采取干湿垃圾分类运输方式,区城管委已经通过招标方式购置了12台设置 “湿垃圾专用”标识的新能源湿垃圾专用运输车,由街道环卫所按照日产日清、定时定点的方式对社区居民产生的湿垃圾(厨余垃圾)进行收集,并集中运输至武汉市指定的湿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干垃圾按照原有收运模式运至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厂处理。在非试点区域,居民生活垃圾仍然按照原有模式收运。
今后,随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日益完善,青山区将进一步扩大垃圾分类覆盖区域,最终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全覆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