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寒冬)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在浙江省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召开了2019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公布了一组数据,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全国上下联动淘汰整改了419个"问题小镇", 403个"全国特色小镇",更名为"全国特色小城镇"。
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主要内涵是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
在新时代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因"非镇非区"特征而担负着特殊角色,既有望成为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又有条件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据了解,特色小镇创建是2016年初从浙江兴起,随即在全国快速铺开。
2016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的通知》,将127个行政建制镇认定为"中国特色小镇"。
2017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的通知》,将276个行政建制镇认定为"全国特色小镇"。
在此引导下,各个省份也开始推进本区域内的特色小镇命名或创建工作。据有关统计,被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的行政建制镇数量,多达500个以上。
2016年以来,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一些乱象乃至变形走样的问题。
一方面,数量过多、概念不清,出现了一些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且没有动工建设的虚拟小镇,出现了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概念混淆问题。
另一方面,质量不高、特色不显,一些特色小镇对产业论证不到位,产业特色不鲜明、层次低、技术弱,没有形成集聚效应。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若干规范管理措施。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各省份共淘汰整改了385个"问题小镇",其中:
在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中淘汰整改了70个、暂时保留996个。
在市县区级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中淘汰整改了174个,在政府创建名单外市场主体自行命名特色小镇中淘汰了141个。
在3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了特色小镇名单中,住建部将403个"全国特色小镇"更名为"全国特色小城镇"。
国家体育总局的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淘汰整改了34个、暂时保留62个。
国家林草局公布50个国家森林小镇。
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淘汰错用概念的行政建制镇、滥用概念的虚假小镇、缺失投资主体的虚拟小镇。
明确,要建立典型引路机制,坚持特色兴镇、产业建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逐年挖掘精品特色小镇,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政银企对接服务平台,为特色产业发展及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为打造更多精品特色小镇提供制度土壤。
强调,要建立规范纠偏机制,逐年开展监测评估;组织制定特色小镇标准体系,适时健全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全面开展特色小城镇建设情况调查评估。
据有关专家介绍,特色小镇具有"非镇非区"特征,并不是行政建制镇,而是几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创新创业平台,有的在城市内部、有的在城市郊区、有的在产业园区内、有的在建制镇内,有望发展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平台。
特色小镇与行政建制镇的发展思路和功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将二者等同,在实际建设中,势必会产生对生产要素的错误引导、对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违反发展规律、降低经济效率,使本来是个好事物的特色小镇,发挥不出潜力和作用。
同时,还会产生政府债务、土地浪费等许多负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