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如何抓好城市治理,考量着地方政府的智慧。
温州城市道路风景。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浙江省温州市正处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的窗口期。该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以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为努力方向,实行共治、法治、智治“三治”联手,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恩伟表示,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仅一字之差,却需要从理念、方式、手段的全方位提升。
行走的力量:奏响“共治”之曲
近期,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全面开展“行走温州,全员上街”城市管理大巡查活动,以“城管人”的行动,鼓励更多干部、群众参与行走,凝聚成一股强大的行走力量,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激发城市治理的创新活力。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恩伟(右二)率队上街巡查。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曾恩伟介绍,大巡查活动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将力量下到基层,让成果惠及百姓。
据了解,温州市以建成区为重点划分为若干片区,建立“片区、网格、道路”三级责任单元,各级综合行政执法局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一般干部一一对应责任捆绑。每周至少安排半天时间组织开展徙步巡查,重点对环境卫生保洁、市政设施维护、市容环境秩序、园林绿化养护等内容进行巡查、督导和落实。
“全员上街,把办公室搬到路面上,我们的路面见员率上去了,案件处置效率也提高了。”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的干部们热情满满。
“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城市环境的‘整洁指数’,换取百姓美好生活的‘幸福指数’。”曾恩伟表示,大巡查不仅能及时发现一批市容环境、城市秩序等民生问题,解决一批市民关注的难点问题,还能纠正一批队伍作风的突出问题,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
法治保障:提升治理现代化、长效化
共建共治共享,是促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的重要力量;而要实现治理现代化、长效化,法治是关键。
曾恩伟认为,现阶段,城市管理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要更加注重运用法规、制度、标准管理城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管理城市、治理社会。
强化依法治理,温州抓好《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温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贯彻执行,把法治化落实到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严抓、严管、严治的常态工作机制。
强化严管重罚,温州对违法建设、倾倒垃圾、噪音扰民等城市乱象,坚持严管重罚、依法治理,以严管重罚倒逼行业、市民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使治理取得成效。
如该市以严格执法促进垃圾分类实效,2019年温州市区垃圾分类立案数达2991起。目前,温州市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85.99%、各县(市)建成区达71.75%,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77.15%,城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39.7%。
“智慧城管”:推进信息互通“一网统管”
在信息技术愈加发达的当下,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让城市运行管理实行“一网统管”成为可能。
当前,温州正在加快推进大数据在市政设施、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城市排涝、停车诱导等领域的应用,打造城市智慧管理一张图,并积极探索与基层“四个平台”信息系统互通共享。
“用科技补足短板,有效激活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达到城市治理效果,使城市管理和服务更加智能、精准、高效。”曾恩伟说道。
近年来,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大力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利用无线通讯网络、GPS定位、GIS(数字地图)、互联网等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事件、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利用无人机、视屏监控、车载视频与人工巡查相结合方式,全天候采集城市管理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
温州还先后搭建了城市照明远程控制系统、城区易涝点智能水位监测系统、环卫作业一体化终端监控平台等10多个信息化业务系统,涵盖了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应急、停车诱导等方面,构建“一把闸刀管亮化、一张地图描全景、一个平台管全城”,提高了城管领域信息化水平,为城市管理精细化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步,温州将加快推进智慧城管二期建设,建设以“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园林绿化、综合执法、数字城管”为业务核心,数据管理、协同指挥、公众服务、分析研判、动态展示为一体的“智慧城管”平台,最终实现“一库数据管理、一体协同指挥、一键预警分析、一端公共服务、一图动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