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有!采用顶管施工法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个矛盾。
4月2日上午,记者在黄冈市劳动与技能竞赛动员大会现场发现,伴随着“争先号”顶管机的轰鸣,国内使用“顶管施工法”施工的最长综合管廊——中建三局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黄冈综合管廊顶管工程正式开顶。该项目为财政部第三批示范项目,建设总里程33.92公里,其中采用顶管法施工长度20.6公里,为目前国内管廊工程中采用顶管法施工最长的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建设期3年,是造福当地百姓的民生工程。
抓投资机遇 创民生工程
2017年9月29日,《关于中建三局黄冈市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PPP项目有关事宜的批复》正式下达,中建三局投资公司把握机遇,希望为黄冈市人民开辟出一条能源输送的专属“高速通道”,有效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据悉,为避免用传统施工方法对居民和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中建三局经过研究和工艺升级,最终决定采用顶管施工法--微型“盾构机”在地下“悄悄作业”,挖出空间后再用顶推机将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管廊顶推到位。路面破坏较小、也无需拆迁和管网迁改。
中建三局投资公司黄冈管廊项目经理张泽勇告诉记者:“中建三局投资公司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投资理念,将投资的工程项目回归于民,服务于民,以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尽量避免干扰人民的生活上下功夫,真正领悟民生工程的本质。”
微型“盾构机” 挖铺一体化
顶管式施工类似于地铁的区间施工,中建三局采用“争先号”顶管机是关键设备。顶管机先用机头刀片将土刮出,通过传送履带将土方运输至工作井,应用龙门吊运出土方。机头安装的智能化传感器,能适应各种不同地质结构情况。
此次开顶的新港北路地质就极为复杂,穿越的地层为强风化岩和部分粉质粘土夹砂层,含水率高,顶力大了,土质容易固结;顶力不足容易发生喷水喷砂事故,为了确保顶进安全,技术人员为此次施工制定的“争先号”,是一个组合式刀盘土压平衡式圆形顶管机,通过机头上的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掌握水土压力,并随时调整顶力,速度和出土量,确保顶管机在地下安全穿行。
随着掘进深度节节增加,“争先号”掘进机机头对千斤顶的牵引力要求不断增强。顶管系统最大可配备8支300吨千斤顶,能提供2400吨推力的支撑机头前进,相当于1218台顶配奥迪A6L的牵引力,可将系统以平均每小时15-20厘米速度顶到预定位置。
中建三局三公司项目总工程师陈骏龙告诉记者:“接下来的施工过程中,总长20公里的线路都将采用的顶管工艺,其中有15.1公里的线路顶管施工内径达到4米,外径4.8米,将成为全国最大直径的非开挖顶管工程。”
打通大动脉 助力大发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湖北省大刀阔斧的走在前列,中建三局先后投资建设了十堰、黄冈、咸宁、宜昌多条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建设总里程突破300公里。
黄冈地下综合管廊包括9条主线,5条支线,建设总里程33.917公里,选线于黄冈市黄州大道、新港北路、中环路等现状及规划道路下建设,同时随廊改造市政道路15044米,新建市政道路2096米,新建地下通道7处。项目建成后,给城市建设了一条地下大动脉,配备了完善的“供血系统”,同时利用智能运维,实现各管网公司信息共享,精准管理管线,保证城市地上空间的有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