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心樱花庭院下周亮相(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结构与颐和园有点相似
一根尺棍、一个沥粉器,轻轻一“笔”,一道2毫米宽的垂直白线就呈现在画工老汪的手中。“这个规矩活儿,用行话说叫‘拉大粉’,是古建彩绘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使贴金边缘整齐、金线突出。”站在游廊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建油漆彩绘代表性传承人”李燕肇边指导着工人施工边介绍。
白墙、灰瓦与红柱,李燕肇带着工人们精心“美妆”的,是结构上和颐和园有点儿相似的樱花庭院。庭院建筑为仿明清小式做法古建筑风格,占地面积501.84平方米,由正门的敞轩、西侧的四角亭和东侧的茶室组成,几座单体建筑以垂花门与游廊相连接。
北京城建园林集团工程总承包部副部长丁洪兴介绍,除茶室基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樱花庭院其余部分均为纯木结构,从大木立架到苏式彩绘,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古法。
北可赏樱 南可观湖
名为樱花庭院,怎可少了樱花?8个品种、600多株樱花,搭配以不同规格的油松、旱柳、银杏、元宝枫等植物,将围绕着庭院错落栽种。樱花以“染井吉野”这一品种为主,温度到了它能一夜怒放,花期持续10天。尊重自然,展示生物的多样性并为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空间,是‘城市绿心’的特色,也是景观营造的原则。”
北京城建园林集团副总经理向星政介绍,雨洪区是以蓄涝景观湖为代表景点,樱花庭院则是景观蓄涝湖区的重要视觉焦点。游人站在庭院中,恰好处于蓝与绿、大与小的过渡转折点,北可望樱花小山和重檐四角亭,南可见8公顷的广阔湖面和桥亭。值得一提的是,庭院南侧湖面上,还计划栽植约3000平方米的水生植物,打造一个“水下森林”。“2016年,我们在槐房水厂启动水生植物的研究,研发出一套自主的栽植搭配方法。”向星政说。
近自然理念营造森林
人勤春来早。春天,正是植树造林的最佳时节。园林工人正在为刚经历寒冬的树木脱去冬衣换上春装,并栽植新的乔木与花卉。紫色的二月兰,已在角落里悄然绽放。
“种什么树,鸟儿说了算。”“城市绿心”森林营造引入近自然理念,在树种选择上,多选用杨柳、榆槐、椿等乡土树种,还有可作为蜜源、食源等给小动物提供过冬口粮的植物,目的就是营造大尺度的生态自然,促进林地的生物多样性。
据介绍,到本月底,樱花庭院即将竣工。今年国庆节前,这处“有生命的地标”将向市民开放——春赏桃李、夏伴梧桐、秋染银杏、冬见苍松的大美生态画卷将在副中心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