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以来,我们的产能不断爬坡,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级执行副总裁陈巍介绍,复工第一周公司日产700辆车,第二周日产1000辆车,现在日产1600至1700辆车,预计到3月底,有望释放全部产能。“北京奔驰之所以能够顺利复工复产,首先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工作机制,供应链的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着力构建布局合理、梯次发展的产业链条。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三地产业链协同能力的一次大考。“三地第一时间就建立了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在人员流动引导、交通通道防疫、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加强协同联动,共同服务好人民群众。”北京市发改委协同综合处处长周浩说。
仅在天津、河北,北京奔驰就有50多家配套零部件企业。产业链一个环节没打通,就可能导致整个链条运转不畅。
为解决企业可能面临的“断供”困境,北京市委市政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经信局通过视频会议、专人对接等方式与河北、天津两省市高频对接,与重点企业共同建立供应商复工复产台账,逐一核对、逐一沟通、逐一落实。“我们从2月15日复工复产,两条生产线已全部投入运营,每天为北京奔驰汽车公司配套生产6000套灯具。”天津一家专门为北京奔驰配套生产车灯的企业负责人王发浩说。
截至目前,北京奔驰在天津、河北的50余家供应商,京东方在天津、河北的31家主要供应商,小米公司在天津、河北的8家供应商,均已全部复工。针对天津、河北企业的需求,北京同样给予积极回应。“受疫情影响,天津施特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北京房山购买的水处理设备无法发货,经我们积极协调,设备最终顺利运抵天津。”北京市经信局对外合作处副处长胡广豪介绍。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已于2月9日复工。施工现场,各种大型工程机械均已就位。在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园区大门口,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逐一为入场工人检测体温并做安全提示,目前该园区已全面复工复产,现场施工人员达1.4万人。项目复工了,施工物料供应如何解决?在北京市复工复产防控组、北京市委市政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的协调帮助下,目前环球项目在京津冀地区的115个厂家已实现复产。
一些人员居住在河北,上班在北京。如何在做好防控的同时,确保出入顺畅,成为一道难题。
“只要有一信一卡一证(单位工作证明信、人员健康登记卡、出入通行证),在高速路口测量体温,就能进京正常上班了。”住在河北廊坊广阳区的刘先生在大兴机场上班,正式复工前,他还担心自己要被隔离14天。为保障群众跨省份通勤需求,北京与河北出台规定,居住在河北省廊坊市等环京地区的在京工作人员,上下班往返属于日常通行,除进出京要接受例行检查外,不做硬性隔离要求。同时积极推动环京周边地区实现通勤人员14天隔离政策统一标准、政策互认。
协同发力,冬奥场馆等北京市重大工程建设热火朝天。北京冬奥村、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等场馆建设进展顺利;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等改造工程有序进行。截至目前,北京境内冬奥会工程复工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