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城管执法委先进典型背后的故事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李孟 通讯员 李夏花 胡玉莲)如今,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美丽、宜居。在城市发展和楼宇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广大城市管理者的辛苦付出。多少个清晨与夜晚,他们奋斗在城市第一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日前,中华建设全媒体记者从黄冈市城管执法委了解到这样一批坚守岗位多年,奋斗第一线的执法者们的故事,一起来听听。
——街头巷尾一盏灯
赤壁大队徐德亮19年城管坚守
“我现在所负责的管理执法片区范围在赤壁大道以北、黄州大道以西,正是黄州老城区的中心地带,人流密集、基础设施配套不齐、交通更是拥挤。辖区有10个社区,4个大型菜市场、5所学校,哪里路段的市容秩序容易反复,哪家门店的噪音扰民、哪家超市占道经营,这些都在我心里都装着一本账。”对徐德亮而言,坚守岗位便要对得起这身制服。
小贩难管,就一点一点劝,跟小贩讲道理,讲法,讲情,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跟小贩比耐心。对少部分不予配合的坚决予以处罚,通过法治的手段让菜贩子认识到城市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劝说,必要时还有强制手段,而且是有法可依。
干事创业,便要对得起群众,对的起身上这身制服。起初干这行是服从命令,现在是已经热爱,不知不觉就已快二十年了。我还在燃烧着热血,作为一名工作在城管执法一线的老兵,始终如一把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凭借自己的满腔热忱,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城市的堵塞通
管道疏通工蔡细进清理3万多个化粪池
城市管道工是疏通城市“血脉”的人,对蔡细进而言,管道疏通和化粪池的清掏这种“最苦、最累、最脏”的工种,他一干就是三十年,从毛头小伙子干到了如今花白头发的大叔。
环卫局汇报蔡细进事迹
三十年来,蔡细进和同事们共清掏化粪池32850个次,清运粪便粪水35万吨,清理污水沟15万余米,疏通管道6万余次,为孤寡老人、下岗职工、军烈属排忧解难800次,深受大家好评。
过去的黄州城,道路狭窄,坑坑洼洼不好走,蔡细进每天拖着粪车从一个旱厕到另一个旱厕,来来回回要走2、30里路,常常是“一步三斜,步步打转”,因为工作原因,他皮肤经常发生溃烂,亲戚朋友们曾笑话他,说他是全黄州“最臭”的人,趁年轻赶紧换个工作。
作为一名管道疏通工,蔡细进对城区的200余座公厕和500多个化粪池分布点了如指掌,哪条街巷有多少化粪池、多少窨井,下水道是什么走向,他都一清二楚。就是这样的默默无闻,这样的坚守,为城市打通“肠梗塞”,日复一日。
——一心甘为“老黄牛”
入职城管25载军人本色孙黄林
违法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毒瘤,在商城,禹王、路口、高新区、安国寺、宝塔菜场、东郊路等等,常能看到孙黄林的身影。拆违查违工作辛苦,时间熬得长,体力透支,身上沾满灰,并且危险常常伴随其中。
“有的违建户要抱着我一起跳楼,闹自杀,喝农药,放煤气,塞冷坨子,挥锹铲,泼大粪、吐痰液,有的违建户找朋友、找关系,找同事,想要疏通一下,没有得逞后在背后讽刺我是犟牛,二得很,说每次在拆违时总是我跳得最高,冲在最前面,苕的很……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很多,都没有阻挡我和我的战友们坚毅、倔犟的拆违整治之路,特别是当看到整治后变得整洁的环境时,听到市民群众的赞赏、商户的最终理解时,我觉得值得、欣慰。”孙黄林由衷感叹。
他的同事这样评价他,每次都冲在最前面,站在最高处,第一个先上,打第一个梁、拆第一块砖。
龙王山下一棵松
禹王大队协管员徐国松
对协管员徐国松而言,市容管理,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八年来,胜利街、建新、宝塔、西站,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八年的摸爬滚打,作为一名协管员慢慢见证了,城管事业的发展壮大,现如今,法治城管的大旗拉开,让每个队员的腰杆子都硬了起来。
徐国松谈到,小摊小贩占道经营是阻碍早班市民出行的顽疾,为了畅通道路,“猫鼠游戏”在这里天天上演。因为是协管员,所以有的店主和摊贩会不予理睬。还有店主直接说‘你一个协管员,正式执法队员都没管,你管什么管!’但是我一直都不放弃,三番五次的做思想工作,渐渐的,他们也理解了我,能够把东西收一收。
回想起才加入协管的那几年,徐国松依然唏嘘,那时,他老婆对城管工作还是有所不理解。工作很辛苦,工资也很微薄。他劝她说,城管局给我的安全感和使命感,是不可替代的,每天穿梭在城市里,为市民服务,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