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像“火神”、“雷神”一样战斗——武汉市城建档案馆战“疫”群英谱

2020-03-18 15:40:46来源:中华建设网   
核心摘要: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有英雄的人民。当这场战争打响后,平凡的人们变成了英雄,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魏莱 通讯员 张莎)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有英雄的人民。当这场战争打响后,平凡的人们“战”成了英雄,从幕后走到台前。
 
  今天的故事就是明天的历史,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群英谱中,除了有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战士、武警战士、社区工作者外,还有默默无闻的档案工作者。因为这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战斗,一旦打响,就会惊心动魄。而正是因为有了一批城建战线的忠实记录者,才使战“疫”留存、启迪未来。档案人的使命就是要记载历史,武汉市城建档案馆的党员干部,就是这样一群积极参与、忠实记录这次战疫的人们。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专门赴武汉市考察调研,一下飞机就乘汽车前往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
 
  在火神山医院指挥中心,习近平认真观看了火神山医院建设的电视新闻纪实片。在听取了医院建设运行、科研攻关等方面情况介绍后,他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包括军队在内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义无反顾奔赴湖北和武汉,毫无畏惧投入防控救治工作,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一场场的建设情景再现,一幅幅的动人画面呈现。这个令习近平总书记驻足的电视新闻纪实片中许多镜头就是武汉城建档案馆人拍摄提供,凝聚着城建档案馆人的心血和汗水。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火神山”和“雷神山”建设就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战斗的最前线。而在战“疫”前线,武汉城建档案人从不缺位。50多天来,城建档案人作为参建者和记录者,真实记录了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运维工作,见证记录了这项“中国速度”的世界奇迹,英雄不断涌现,“群英谱”精彩呈现。
 
  奋战在前的领头雁
 
  武汉市城建档案馆全体党员干部在馆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与时间赛跑,快速为火神山建设提供档案图纸;履行城市记录者的神圣职责,派6名工作人员全程拍摄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为制作火神山医院电视新闻记录片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照片资料。同时,党员干部全部下沉社区,与社区干部并肩作战,全力协助社区做好疫情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工作贡献档案力量,展现了武汉城建档案人的初心和担当。
 
  1月23日,武汉市紧急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在蔡甸区知音湖畔的滩涂坡地上火速建设一所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当天下午,接到需要马上提供该地址原蔡甸区纺织疗养院竣工档案的电话后,馆长隆刚、副馆长陈红梅快速反应,克服封城,人员放假的困难,积极查找档案,与蔡甸区城建档案馆对接,几个小时就将档案送到了指挥部,为建设火神山医院顺利开展设计施工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随着疫情的严重,干部党员要下沉社区,隆刚同志当天就带队对接武昌杨园粤汉里社区和纺器社区,深入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对接工作,了解社区疫情控制情况及困难,帮助社区协调解决问题,督导干部下沉社区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帮助辖区居民联系医院或隔离点。陈红梅同志克服困难,协调组织火神山建设单位中建三局、武建集团等部门,加班加点配合武汉电视台收集照片文字资料,编辑制作的火神山医院电视新闻记录片,受到好评。

 


 
  
勇敢的“青年突击队”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武汉市城建档案馆勇挑重担,1月23日晚接到命令后,立即抽调杨均、张凯、沈东辉、刘元海、杜俊军、吴迪六名骨干力量,组成了“青年突击队”。24日大年三十火速赶赴战“疫”最前线——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指挥部,参与建设工作。2月5日,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城建档案人不下火线,再战雷神山医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城建档案人的奉献精神和英雄本色。
 
  1月23日火神山医院启动建设,24日上百台挖掘机抵达现场;25日正式开工,26日第一间样板房建成;27日,场地整平、碎石黄沙回填全部完成,首批箱式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28日,双层病房区钢结构初具规模……2月1日,火神山医院全面展开医疗配套设备安装,2日第一批病房交付。
 
  2月5日转战雷神山,2月6日医院初步交付,首批医护人员入驻;2月8日,收治第一批病人;2月14日,医院全面交付使用。在528个小时里,城建档案人忘我拼搏,分秒必争,夙夜鏖战在施工现场,穿行在轰鸣的机械和如织的人流中,用脚步丈量这两片火热的土地,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举世无双的“中国速度”,以档案人的初心和担当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档案资料。
 
  在此期间,城建档案人共拍摄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照片5306张,视频69.8G;向市防疫指挥部上报信息专报54期,建设工地卫生防疫检查日报50期;整理各类请示、批复、函、报告、交办督办材料,撰写各类会议纪要93份;及时与各参建单位对接,提前介入,专项收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规划、设计、建设、监理、运行和管理中产生的各类材料、图纸、文件600余卷;通过市城建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权威信息10余篇,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与通信运营商架设直播设备,直播施工过程,引来亿万网络“云监工”观看,见证中国速度;协助武汉电视台完成的火神山医院建设纪实新闻短片,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播放。2月8日雷神山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后,城建档案人不下火线,继续投入到医院的运营维保工作当中。建立巡查及应急机制,每天巡查院区3次,及时响应并解决院方提出的各类维保任务,目前已累计完成1734项维保事项。
 
  赶赴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的第一天,市城建档案馆三名党员同志就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在各项“急、难、险、重”工作面前冲锋在前,不辱使命!累了就在现场打个盹,饿了就吃方便面,用实际行动鼓舞大家的斗志,让三名非党员同志百感交集,也主动要求加入突击队,在火神山医院筑起坚实的战斗堡垒,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杨均同志负责每天收集项目参建单位的现场施工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并上报给市防疫指挥部;及时传达建设指挥部的各类通知。他还与现场负责人逐一联系,确认通知到位并要求认真落实。由于建设现场是24小时施工,经常到了半夜凌晨都会有一些现场情况要向指挥部反馈。
 
  2月8日,雷神山医院将要收治第一批病人入住,但现场还在进行紧张的收尾工作。7号中午,张凯同志接到指挥部任务,立即与现场负责人对接,确定清理范围,理清场地内堆放的建筑材料归属单位。经过1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提前1个小时完成清理任务,确保了首批病人的顺利入住。作为一名档案人,他还积极与参建各方联络,做好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考虑到传染病医院工程的特殊性,他还对医院的新风系统、医废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氧气正负压设备、信息化系统等专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进行指导,为后期档案验收工作做好了扎实的基础工作。
 
  刘元海同志在“两山”医院的建设中,勇挑重担,除了做好日常声像资料拍摄之外,他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一人承担了夜间的拍摄记录工作。火神山医院工地原本是一片沼泽和坡地,连日的阴雨天气使地面泥泞不堪,最高峰时,工地上有75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同时作业。在深冬的寒夜里,他背着摄影器材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在高密度的机械和人群中,不时地停下来拍摄照片和视频,一圈走下来却早已是汗流浃背,鞋袜早已湿透。在火神山医院的十天里,他每天的步数都在3万步以上。有人问他你怕不怕,累不累?他说:“刚开始也有点紧张,但这么热火朝天的场景很快就把心中的怕溶化了,也不会觉得累,在工地这些天来,每天走路锻炼身体还越来越好了。”
 

沈东辉同志不是党员,但面对这次疫情,他主动请缨,来到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一线,在爱人住院的情况下也没有请假。杜俊军和吴迪同志两位声像编研科的同志也积极请战,参与“两山”医院建设的声像档案拍摄工作。当冬日的第一缕阳光升起,他们已经在楼顶,拍摄工程全貌,华灯初上时,他们依旧在工地穿梭。每天坚持早中晚三次拍摄工程照片,报送给建设指挥部以及市防疫指挥部,让领导第一时间了解工程真实进度,以便科学调度。
 




 
 
  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武昌杨园粤汉里社区和纺器社区是市城建档案馆的对口社区,老龄人口多,卫生环境差,人口较为密集。面对这样的老旧小区,既要严防死守,构筑密不透风的防控墙,又要讲究人文关怀,做好沟通疏导工作。档案馆的党员干部们服务社区居民,将社区管控和帮扶工作落实落细,已成为了居民的贴心人。
 
  2月15日,武汉迎来了新年第一场大雪,气温骤降,雨雪交加,彭翀同志依然坚守在小区的值守点。虽然已年逾50,还患有高血压等身体疾病,但是他从来没有后退过,不仅要坚守好自己的值守点,配合社区完成入户排查、帮扶群众等工作,还要安排全馆下沉党员的职守后勤保障工作,每天忙得连轴转。大家都劝他注意身体,他却总是笑着说,“关键时刻我的身体不能掉链子的。
 




 
  党员王旭同志是此次下沉党员中的骨干力量,也是年龄最大的几位同志之一。他像抓业务工作一样认真抓社区防控工作,这是他对自己的下沉要求。为了做好四类人员的清查工作,2月17日,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他主动申请到疫情高发区四美花苑一栋进行入户排查,并详细询问居民有什么困难,当个别居民对此不理解时,他耐心细致的解释,疏导居民情绪,累计摸排400多户居民情况。2月18日,他和彭翀同志又深入棚户拆迁区开展走访排查。面对流浪人员多、环境恶劣等排查困难,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疫情知识,解开群众心结,顺利完成了100多户居民的排查工作。在为期三天的拉网式大排查中,他所在的社区发现了疑似病例一例,而确诊患者、发热人员、疑似患者、不明原因发热者和密切接触者也在此次排查中实现了“清仓见底”,过硬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肯定。

 

 

 
 
  红肿的眼睛,脸上深深浅浅的勒痕,一顶红色的鸭舌帽,是党员李平乐同志的新形象。连续多日的奋战,引发眼疾,导致他的眼睛始终都是红肿疼痛,可是他像没事人一样,仍然坚持带伤上岗。“轻伤不下火线,要守好我们的阵地”,这是他最近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自从防疫战打响以来,他始终坚守岗位,与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一起构建起保障社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墙”。
 

入户排查、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卡点执勤、帮扶困难群众等等,这些已经成为了党员易志刚同志的工作常态。在他下沉的纺器社区,很多居民都是老年人,并不太熟练使用APP来采购物资。他主动上门询问居民需求,列好群众的物资需求清单,巡查社区内的商店和超市,充当起了群众的“跑腿员”,有时一个上午就能接到七八个“跑腿业务”。在送物资的同时,他还不忘多问“三句话”——“您今天量体温了吗?正常吗?还有其他需要的吗?”一个体温计、一袋蔬菜、一板鸡蛋、一盒药品、几句家常话……传递着下沉党员和居民之间的温暖情意。
 
 



得知武汉“封城”和病毒持续在全国蔓延的消息,党员刘剑锋同志便再也坐不住了。虽然身处江西,但是他却迫不及待想要回到武汉参加抗疫,与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20日,他踏上了途径武汉开往重庆的列车,在列车上,数次与工作人员沟通,请求临时停靠武汉站。列车长听说他是回武汉参加抗疫的同志,终于答应了他停靠武汉站的请求。回武汉后的第二天便直奔下沉社区,全身心投入到了抗疫工作。
 
 
 

面对疫情,做出同样选择的人还有党员李小璠同志。春节期间,由于疫情管控,她被隔离在老家宜昌的枝江市。当她得知党员下沉社区的号召后,她便主动响应,多次与枝江市的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协调,请求可以返汉参加疫情防控。2月17日下午,当得到属地指挥部的应允后,她将3岁的儿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后,便踏上了返汉的归途。现在她已下沉到武昌区的纺器社区,和同事们一起战斗在防疫的第一线。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检验武汉城建档案人初心使命的“试金石”。疫情不退,城建档案人不退!他们或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或在下沉社区,或在各项专项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继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坚守,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贡献城建档案人的力量。他们与时间赛跑的脚步从未停留!
 
  
下一篇:

风起扬帆 创新征程 湖北省预拌混凝土行业科技成果涌现

上一篇:

武穴长江大桥项目正式复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