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 (记者 邱莎 通讯员 吴毅锋 曾丽连)一收到建设雷神山医院的召集令,张可军不顾妻子和女儿的担心,立马赶往一线。仅靠一部手机、一根数据线,便开始了他一整天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在雷神山医院项目建设现场,有很多像张可军一样的建设者,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采购施工配套设施;他们日行几万步,提供坚实后勤保障,为的就是能打赢一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张可军:摩拳擦掌,只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尽管妻子和女儿对他的抉择满是担心,但在收到公司建设雷神山医院召集令的时,家住武汉的他还是安抚好家人,立马赶往一线。从清晨开始,仅靠一部手机、一根数据线,张可军便开始了一整天紧张而繁忙的工作。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张可军的眼睛酸痛异常,手指却一刻不停,飞速地回复一条又一条消息,只听见手机一直传来咚、咚、咚的提示音,现场信息经由他飞快传递。在眼睛离开手机的间隙,他说道:“有时候就怕没能及时回复消息或遗漏消息。”刚一进场,后勤工作有些难以上手,“好在大家工作思路都很清晰,主动去对接总包,多方询问,接洽相关物资负责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由于现场人员较多,物资较为紧缺,张可军必须时刻关注物资进场到货情况,提前领取物资。
即便心里早有准备,但在第一天,各路人马进场,后勤工作基本没有准备时间,物资缺需求具大,也没有相关物资的详细储备计划,存在物资不足等突发状况,对施工有效、安全进行造成很大影响。经过一晚上的经验消化,张克军调整了物资管理计划,第二天起,他组织统计工人与管理人员进退场人数,仔细预估下一个工作日的物资需求,提前将物资准备充分,确保隔天的工作能顺利进行。
由于人力、物力紧张等客观原因,导致有时物资不能及时发放到位,引发了一些工人和管理人员的误解,为此,张克军和后勤人员积极沟通,尽力完善工作方法,制定更详细灵活的计划。后勤工作不仅是个“线上”工作,同时也是个体力活,他笑着说:“一口气扛十几个箱子从物资处奔赴现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平时的羽毛球锻炼终于派上了用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最好的后勤保障。
周绍威:一波三折,只为保证满足施工需求
疫情形势严峻,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北人,在家隔离的周绍威想出一份力却苦于没有方法。
大年初二晚上11点,听闻要建设雷神山,周绍威随即主动请缨,拿到通行证的他当即从鄂州火速赶往项目部,火速投入物资采购工作。由于负责钢结构施工的200多名工人都是紧急从湖北周边协调过来的,所有配套的吊装设施、焊接用具、用电器具、安全防护用品都没准备,大到橡套软接线电缆、二氧化碳焊机配件,小到吊装使用的倒链、卡扣、割刀等,品种规格多达160种……然而现场进度非常快,为保证钢结构施工在工序穿插中不拖后腿,所有工器具和零星材料必须在第二天全部采购到位。
时间不等人,当天晚上他便紧急联系公司长期合作的所有在汉资源,但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合作方暂停业务,他只能外出寻求资源。在去项目周边各大机电市场无果后,他又选择了更远的一个建材市场,刚一下车,便看到有一家房门紧闭的消防器材店外摆了10余个灭火器,欣喜之余,随即拨打老板留下的手机号表示购买意愿。老板了解到来电的是雷神山的建设者之后表示,自己在老家无力支援,但这些灭火器可以免费带走。
老板的话顿时让他心生暖意:“国家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想着是怎么去帮忙,无论这个忙是大是小。”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第二天早上,所有工器具和零星材料都已准备齐全,钢结构施工顺利进行。他说,后勤再苦也没现场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得辛苦,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就是对后勤工作最大的肯定。
郭贤腾:日行几万步,只为提供坚实后勤保障
工作已有三年的郭贤腾,计划在今年6月份结婚的他原本打算春节后和自己的未婚妻去旅游,但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得不搁置。当他看见新闻里面持续攀升的感染数字,非常想想做点什么,但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能加入这场抗“疫”战斗。
27日下午,他突然看到公司群里弹出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就想都没想,第一时间报了名。原本不同意的未婚妻在他几番劝说下最终选择默默支持他。27日傍晚抵达现场的郭贤腾被分进了后勤组,主要负责现场施工工人的住宿、就餐以及生活用品、防护用品的发放。
从早上七点半一直到凌晨一点,他一直在指挥部和现场来回奔跑,有时候甚至往返十几趟,日平均步数25000多。为确保每一位工人能领到相关物资,现场严格执行实名登记,由每个施工现场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再发放。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9日前往物资处领取物资时,由于人手不够,待领取的物资又比较多,一时有些手足无措时,其他兄弟党委的后勤人员见此情景,主动扛起了一箱又一箱的物资。
那一刻,他觉得来到这里,才更加感受到三局是一个团结有爱的大家庭。“疫”情面前,个人防护尤为重要,他每天都会提醒工人注意个人防护,并且要求他们每隔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坚持就是胜利,他希望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及自己的家人都能坚持住,一起努力打赢这场抗“疫”战斗。
张建成:“雷”“火”兼顾,只为保证按时交付
35岁的张建成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此前先后担任过武汉华星光电T4、万科国际金域项目的负责人。平时在项目工作的张建成,除了春节放假,每年很少有时间回老家,原本打算今年过年在家好好陪陪父母。自火神山开建以来,他时刻关注着火神山的建设情况,当看到新闻里每天激增的感染人数,他坐不住了。
得知公司要参与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是,他没有半刻迟疑,第一时间响应召集令,从钟祥市的驱车前往项目现场。来到现场后,他主要负责医护区楼梯等钢架结构的焊接工作。30日凌晨三点,还在指挥工人的他突然接到前去支援火神山的通知,匆忙交接工作后,紧急集合了20余人的焊接队伍,天未亮就赶往火神山支援。火神山周边各种资源都比较紧缺,再加上不熟悉现场管理人员,初次协调就遇到很多问题。
在焊接工作过程中,受场地大小的限制,工人焊接的时候只能离焊接点很近,虽然有防护罩的保护,但大部分的焊工眼睛都红肿了,但他们依然坚持在作业战线上,在喧闹的夜晚中打出一簇簇耀眼的火花。在工人的辛勤付出和坚持下,支援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31日凌晨三点,张建成带队匆匆赶回雷神山现场继续施工。他说最累的就是从早到晚都在走,基本上都没停下来过。他希望能带领着施工团队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即便没能回家陪伴父母,也能给父母送上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