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选择地铁、共享单车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新能源汽车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出现,天府绿道连线成网……成都,一座绿色低碳城市正在加速长成。
近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报告(2018)》(简称《报告》)。《报告》系统总结了2018年成都绿色低碳发展成效,坚定绿色低碳发展信心。据悉,这是成都连续第二年发布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蓝皮书。
大力构建绿色低碳城市形态
2018年,成都捧回“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这是肯定,也是动力。
绿色,成为成都的城市底色。2018年,成都累计新增绿地1780万平方米,建成天府绿道2607公里,完成营造林面积22万亩,建成4个森林小镇、25个森林康养基地等绿色新业态。
低碳生活方式也日益成为成都市民的新风尚。实施绿色出行方面,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6.91万辆,建成充(换)电站418座、充电桩1.4万个;“蓉e行”低碳出行平台累计申报私家车停驶车辆1.6万台次,减排二氧化碳3000余吨。
在绿色办公方面,成都建设“虚拟公务仓”,利用互联网建立公物在线租赁平台,全市公共机构综合能耗、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用水量分别下降2.84%、2.86%、2.91%和3.12%。
绿色生活方面,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着力解决垃圾分类“前分后混”难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35.2%。
“成都即将出台《成都市关于建立“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构建自生长、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圈。” 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碳惠天府”以公众减排积分奖励、项目减排开发运营为主要路径,构建人人关注、参与、共享的碳普惠机制。
违建变花园 绿色福利带来闲适生活
如今站在波光潋滟的成都锦江区东门码头,往日的“喧嚣”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开敞的“绿色空间”,错落有致的绿植景观与河道水体、主体建筑相结合,还原历史码头的功能和繁华风貌,一幅绿色的画卷尽收眼底。
在锦江区罗家小院,锦江绿道沿线进行了“微更新”,“包装”了更多文化底蕴。
站在东门码头,往不远处望,玄奘广场,媒体概念建筑、古色古香的铺砖、仿古建筑、景观台阶静静地立身于绿色之中,交织、延伸。来来往往的行人会驻足片刻,静赏锦江的“绿意巧思”。
据了解,曾经均隆滨河路129号、东门大桥罗家小院等一批临街违法建设占据了街道的公共空间,不仅让街道逼仄,还产生一派老旧小区挤占各种空间的既视感。如今,结合锦江绿道示范段打造工程,锦江区依法拆除了这些临街违法建设,在原地址上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以“茶馆文化”“东门码头文化”为主题,以“罗家小院”为杠杆,带动天仙桥滨河路、玄奘广场等区域打造,推进锦江绿道沿线绿地“微更新”,营造新一轮的消费场景、生活环境、体验场景。
营造良好氛围 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他勉励大家把这项工作抓实办好。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今年中国要干的80件大事之一。成都是国家确定的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为有力推进垃圾分类的开展,成都坚持不懈地做着努力。
“垃圾分类变得如此智能,为我们的绿色生活带来更多便捷。”成都市民杨玲所居住的小区,在今年初配置了垃圾分类投放智能箱之后,她的家里原来堆放可回收物的地方腾空出来。每到早上或者傍晚,提上分好类的垃圾扔到分类垃圾箱内,这成为成都216万户居民的生活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渐成绿色生活的一种新时尚。
成都如何抓实办好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牢记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完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系统,基本建立了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监督检查机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常态化。截至2018年底,全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居民累计达216万户。
到2020年,成都将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法规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设施体系和工作体系,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面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像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的那样: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成都目前正在从各个方面全力推动绿色生活,促进绿色发展。大力构建低碳城市形态,在整个城市引领起绿色生活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