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数字化下沉时代”的战略深度与民生温度

2019-11-11 17:04:54来源:中华建设   
核心摘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个C位,须时刻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凡离开了群众的深度参与,再高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也将沦为昂贵的摆设。
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村网民的规模达到了2.22亿,农村地区的数字消费增速全面超越了一线、新一线以及二线城市,展现出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不难看到,数字生活业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属福利,农村居民也已经由“互联网+”的途径,初尝到了数字化时代赋能共享交通、医疗保健、文化消费等诸多领域之便捷与高效--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数字乡村建设顺势而起、呼之欲出。
 
2019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下称《纲要》),旨在打通互联网进村通道,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肠梗阻,进一步开启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引人遐想的长尾地带
 
自古以来,我国幅员辽阔、人口稠密,然而区域发展尤其是城乡发展一直严重失衡。在当下的中国,将一线与新一线城市面积加总,也仅占据国土总面积的不到3%,刨开这些绝对少数却又闪闪发光的头部地区,我们还应关照那一片辽阔无垠、相对静默却又令人浮想联翩的长尾地带--那里有着近三百个地级市,三千个县城,四万个乡镇,六十六万个村庄……

在传统社会里,由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信息流动缓慢,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受制其信息闭塞、教育滞后等因素,生产力持续低下,乡愁更是哀愁……自进入信息社会以降,伴随着互联网之逐渐普及,城乡间的信息鸿沟日益缩小,乡村社会的重振与发展自此有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及信息化工作的夯实,统筹推进网信事业之快速发展--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提速,“拼多多”等O2O乡村农商一条龙服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尤其是近几年,数字大潮激荡城乡,由其带来的普惠性增长,概言之,集中体现在推动生产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活进步及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等方面,极大地改变着乡村的传统风貌。
 
事实上,自2014年伊始,数字乡村相关概念既已连续六年见字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再对农村数字经济建设浓墨重笔,文件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建设具有广泛性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而此次出台的《纲要》文件,实系发展数字乡村的具体政策,其对建设数字乡村的意见文件进一步做出了详尽部署--既具战略深度,又有民生温度。

“数字”为下沉市场赋能
 
“数字乡村”建设致力于进一步挖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能,着力补齐“数字中国”建设进程中资源统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差异明显等短板--其直系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亦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纲要》的发布,从国家层面对乡村振兴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对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形成乡村振兴新动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整体观之,《纲要》主要部署了十项重点任务,即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建设智慧绿色乡村、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信息惠民服务、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
 
其中,在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纲要》提出,要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在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方面,《纲要》强调,要夯实数字农业基础,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在建设智慧绿色乡村方面,《纲要》要求,要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提升乡村生态保护信息化水平,倡导乡村绿色生活方式;在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方面,《纲要》强调,要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在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方面,《纲要》提出了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和提升网络扶贫成效;在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方面,《纲要》要求,要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分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
 
此外,《纲要》还指出,该项战略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来实施。
 
解锁“数字乡村”新段位
 
事实上,各地抢抓国家相关政策机遇,由来已久,更在推动该项战略落地过程中,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效。
 
括而论之,获益于各地打造乡村“信息高速公路”步伐的加快,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大发展,亦为其他经济与文化活动的开展打下了物质基础。其次,随着互联网电商新贵们转战下沉市场,加速在乡镇地区的“攻城略地”,不仅为乡村地区提供了商品与服务,更在客观上推动了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升级。同时,借助各类互联网交易平台,农民实现了对包括农业技术服务在内的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业产品在“O2O”模式下的购买与销售,在一进一出之间,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的同时亦拓宽了产品的市场渠道。此外,数字信息大爆炸所带来的文化产品之多样性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地区文化生活的繁荣与生活品质的提高……然而,尽管乡村数字经济之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但目下犹存有一些隐忧亟待消除。
 
我们说,一盘政策蛋糕端上桌来,作为某些地方政府,可能更多考虑如何将其尽快变现,拉项目、捞补助、出政绩……一个都不能少;作为企业方,自然更为在意“新蓝海”前景几何,最大市场份额,投入产出比等诸多问题--身为理性经济人,此番筹谋无可厚非,然将其置之“鸿篇巨制”国家大局下去考量,则未免偏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个C位,诚如《纲要》文件所强调的,要时刻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凡离开了农民的深度参与,再高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也将沦为昂贵的摆设。
 
谁不希望自己村里环境更好?如果有了互联网的“加持”, 乡村生态辅之网络监测,则对环境的动态监测将更加容易实现,村民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共同维护好美丽乡村大业……利用互联网来增收致富,不仅有了机会,更有面向农民干事创业的“福利”,例如“加快建成一批智慧物流配送中心”,意味着以后农产品交易的快递配送将更智能;“鼓励技术专家在线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难题”,意味着更专业的农技指导将以更便捷的网络交流方式得以实现……村务、财务怎么样?村民网上监督说了算;村干部干得好不好?网络监督见分晓……以上历历,皆是以农民为本,推动数字经济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期愿景--这一切其实并不遥远……
 
未来将至。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由其引领、带动与催生出的新领域、新产品及新模式,正在持续推动着全球经济格局及产业形态的“升维”变革--对此,党的十九大既已做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快速响应。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我们应当热情拥抱数字乡村建设之良好契机,使之有效带动起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加快乡村振兴高质量实施。

(原文见载《中华建设》2019年11月刊,通讯员 孙思)
 
下一篇:

巅峰对决,强者较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专业人员技能竞赛决赛在汉举行

上一篇:

《中华建设》2019年第11期精彩导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