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即将迎来万物互联时代,同时,智能家居作为新兴事物异军突起,成为产业界争相布局的热点。不少业内专家指出,至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销售收入将突破千亿元。面对这一庞大的市场前景,海尔、美的、长虹、腾讯、阿里等多家知名家电及云平台企业在近两年相继推出相关产品,抢食智能家居市场,云米近日亦展出了全套全屋互联网家电。
不过,在“智能化”“互联网化”成为家居行业新风口的同时,木马病毒、黑客窃取隐私等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智能家居摇身一变,成为了泄露隐私的“间谍”。那么,智能家居会出现哪些安全隐患?它为何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对此需要如何进行防范呢?
下一个风口
根据身体姿势调节软硬度的床垫;能冰镇啤酒又能播放音乐的茶几;可测量体重、体脂率、尿液状况的坐便器;可自行启动包括照明、窗帘、电视、空调等一系列家居单品的门锁;边看节目边在屏幕上淘宝购物的电视;能听懂人指令的冰箱;会自动“辨认”食材实现一键烹饪的烤箱;能够自己规划清洁路线的扫地机器人……从单品作战过渡到“全屋智能互联”,从APP操控到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AI技术所取代,智能家居市场正走在从概念到落地的路上。
例如:苏宁小biu智能冰箱,它加入了人工智能控制系统,能自动感知温度的变化并进行调控,做到节能、精确控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小Biu冰箱,对冰箱的温度进行控制,改变运行模式等。冰箱运行出现异常情况,小Biu冰箱会在第一时间发送故障报警,让生活更安心、更放心。
智能家居的到来,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未来最美好的生活场景可能就是:在我们起床的时候,智能家居更早一步行动起来,打开窗帘,让第一缕阳光洒进来,煮好早餐,报告天气。当我们从公司回到家来到住户门前,通过指纹辨识机,门禁系统随即解除。进门之后,室内智慧温湿度系统会从自动待机状态切换到之前设定的偏好模式,新风系统根据室内空间的各项传感器,自动调整风量。墙上的智能控制面板随即亮起,灯光、音乐依喜好转换。家人语音留言、物业中心的通知、处理送洗衣物等也能在此获得。站在浴室魔镜前,想了解自己目前的体重、BMI、体脂等生理状况,脚下体脂测量模块会将所测的数据传输主控计算机……
目前,我国的智能家居市场正处于明显的快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化趋势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据权威机构预计,到2020年,智能电视渗透率将达到93%,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的渗透率将分别增至45%、38%和55%。由此可见,家居智能化的潮流不可逆转,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成为市场下一个风口。
隐私更透明
科技改变生活,5G的到来和物联网的应用,让我们感受着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让生活更加有趣和便捷。但是,智能家居想要更加智能就只能不停地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当我们把太多的生活习惯、信息暴露在网络面前,就会变成一个信息透明人。一旦出现安全漏洞,个人信息被泄露,将毫无隐私可言。
目前,远程可遥控的摄像头已经走进了很多人的家中,成为照看宠物或者安保的重要工具。但这个方便且不昂贵的摄像头,也会带来一些意外的麻烦。比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曝光,只需要花不到两百块钱,就能买到一个扫描App,可以轻易破解用户家的IP地址,侵入智能摄像头进行远程遥控。
除了摄像头,智能网关、带摄像头的扫地机器人、智能电视、游戏主机等设备也容易变成“耳目类间谍”,一旦被远程入侵,就容易泄露用户家中的隐私画面,还可能造成银行卡密码、社交软件账户等信息泄露。此外,具有一定功能的智能电饭煲、微波炉等则有可能成为“攻击类间谍”,在被远程控制后,可能造成火灾等破坏性事故。而当下逐步普及的智能门锁等安防设备,则有可能沦为“策应类间谍”,为上门实施犯罪行为的不法分子“打开方便之门”。
此外,据央视网报道,智能家居的破解难度低、用户使用率高、隐私信息集中。因此,“黑入”智能家居、盗卖个人隐私的行为已经渐成“产业”。从已经侦破的相关案件来看,破解、搜集、兜售等一系列不法行为往往由一个人完成,犯罪分子在通过QQ群、百度贴吧等渠道将售卖信息发布后,来自各地的买家就会主动与之联系,谋取非法利益,而这一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极低。
需注入更多安全基因
为什么智能家居的安全系数这么低呢?一位从事智能家居研发的工程师表示,如今市面上的智能家居都是基于终端对家居、家电的网络控制,程序设置并不复杂,要做到高级别的安全保障,就需要对产品进行密钥加密。这对于厂家来说,需增加许多人工和时间成本。但厂商抓住了消费者只关注创新和方便的这一心理,所以智能产品的安全威胁升级也成为了常态,许多智能家居产品的升级和补丁维护也比较滞后。由于薄弱的防备系统,入侵物联网往往比互联网更简单。
方便了生活却暴露了隐私 智能家居咋用更安全?
首先是用户自身应该提高安全意识,不要使用原始预设的、过于简单的用户名与密码,定期更换密码;摄像头不要正对卧室、浴室等隐私区域;经常检查摄像头角度是否发生过变化;养成定期查杀病毒的习惯;及时更新软件补丁,修补漏洞;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及时关注系统与软件升级公告并做好升级工作,定期进行已知漏洞扫描工作;增强身份验证,明确用户与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采取“最小权限原则”与“默认拒绝”策略,防止出现越权漏洞。
然后是选择大品牌产品,利用设置提高安全性。智能设备目前正走在一个“重发展,轻安全”,还是“发展与安全”并驾齐驱的十字路口。对于厂家来说,应该及时查找软件漏洞发布新软件,有漏洞信息及时告知用户,增加管理平台的安全性,强化系统安全。
AI时代,传统的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和代码安全已经升级到金融安全,财产安全,社会安全甚至人身安全。没有安全保障的智能家居只会是海市蜃楼,忽视安全问题,将难以为用户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障。不仅厂家需要反思,安全比发展更重要,还需要从体制机制方面着手,要有效解决如此大规模的数据安全问题,需要设备制造、安全监管以及标准制定等多个环节的共同配合。
智能时代的大幕正在拉开,“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媒体”……不断打破着各个行业的发展瓶颈,重塑着不同产业的生产模式,更是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拓展了更多的智慧空间。为智能家居注入更多的安全基因,才能推动其向安全、可靠、可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