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是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的70年。
中国建筑产业职工艰苦奋斗,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初心不改、使命不怠,走出了一条创业、立业、兴业的跨越发展之路。
中国建筑产业职工艰苦奋斗,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初心不改、使命不怠,走出了一条创业、立业、兴业的跨越发展之路。
2018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350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6%,较1978年的286.93亿元增长了819倍。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3.8%增长到2017年的6.7%。建筑业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伟大崛起的辉煌画卷中浓墨重彩的动人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要靠我们的工人阶级,靠我们的劳动者,大家齐心协力去干。”建筑产业职工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国门内外,从创造“深圳速度”到打造“雄安第一标”,从投身坦桑铁路援建到埃及新首都CBD建设,建筑人用辛勤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铿锵长歌。
队伍规模日益壮大
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企业已超过30万家,建筑业从业人员高达553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达7.1%,建筑企业及产业职工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建筑企业职工队伍结构发生变化,工程技术人员比重逐年提高。2017年建筑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713万人,是1999年同类型人数的11.6倍,年均增长14.6%。上海建工集团在组建初期,技术和管理人员不到10%。现如今,在38000多名职工中,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00名博士、3000名硕士和18000名本科生,设计从业人员达7500余人,技术和管理人员比例达90%。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建国初期,建筑业以肩扛手抬为主要生产方式,现在发展到了拥有大量居国际领先水平的机械化施工设备,中国建造享誉世界。中国高铁建设标志着中国工程的“速度”和“密度”,港珠澳大桥标志着中国工程的“精度”和“跨度”,上海中心代表着中国工程的“高度”,洋山深水港码头代表着中国工程的“深度”,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代表着中国工程的“难度”,这些“高特精尖”工程无不凸显了中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和水平。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建筑业硕果累累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建筑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
建筑业作为中国最早的青年突击队发源地,相继涌现出李瑞环、张百发等先进典型,他们创造出的先进工法和科学的组织生产方式,应用在人民大会堂、民族饭店等北京“十大建筑”建设上,大幅节省了工期,一次又一次地超额提前完成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引领了我国首条地铁的建设,主编了中国第一部《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和《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专著等,对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创造了世界造桥史上的多项第一,为彰显他的杰出贡献,国家特永久命名一颗小行星为“林元培星”;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巨晓林,创新施工方法114项,主编《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被称为知识型工人、农民工楷模、改革先锋……
如今,新时代的劳模接过了前辈的旗帜,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注入了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精益求精的新时代特征。他们中有全球首款“空中造楼机”的设计者张琨,有30年扎根一线的“国宝级”放线专家徐伟,有让国外同行竖起大拇指的“盾构陆”陆凯忠,有632米上海之巅的“塔吊司机”李杰,有“上海工匠”、优秀钢筋工黄德彪……
在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老一辈劳模的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精神塑造了新一代劳模的品格,新一代劳模又用追求卓越、勇争一流的创新意识丰富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劳模精神”薪火相传,激励了千千万万建筑人坚守信念、立足岗位、建工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要靠我们的工人阶级,靠我们的劳动者,大家齐心协力去干。”建筑产业职工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国门内外,从创造“深圳速度”到打造“雄安第一标”,从投身坦桑铁路援建到埃及新首都CBD建设,建筑人用辛勤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铿锵长歌。
队伍规模日益壮大
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企业已超过30万家,建筑业从业人员高达553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达7.1%,建筑企业及产业职工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建筑企业职工队伍结构发生变化,工程技术人员比重逐年提高。2017年建筑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713万人,是1999年同类型人数的11.6倍,年均增长14.6%。上海建工集团在组建初期,技术和管理人员不到10%。现如今,在38000多名职工中,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00名博士、3000名硕士和18000名本科生,设计从业人员达7500余人,技术和管理人员比例达90%。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建国初期,建筑业以肩扛手抬为主要生产方式,现在发展到了拥有大量居国际领先水平的机械化施工设备,中国建造享誉世界。中国高铁建设标志着中国工程的“速度”和“密度”,港珠澳大桥标志着中国工程的“精度”和“跨度”,上海中心代表着中国工程的“高度”,洋山深水港码头代表着中国工程的“深度”,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代表着中国工程的“难度”,这些“高特精尖”工程无不凸显了中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和水平。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建筑业硕果累累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建筑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
建筑业作为中国最早的青年突击队发源地,相继涌现出李瑞环、张百发等先进典型,他们创造出的先进工法和科学的组织生产方式,应用在人民大会堂、民族饭店等北京“十大建筑”建设上,大幅节省了工期,一次又一次地超额提前完成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引领了我国首条地铁的建设,主编了中国第一部《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和《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专著等,对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创造了世界造桥史上的多项第一,为彰显他的杰出贡献,国家特永久命名一颗小行星为“林元培星”;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巨晓林,创新施工方法114项,主编《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被称为知识型工人、农民工楷模、改革先锋……
如今,新时代的劳模接过了前辈的旗帜,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注入了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精益求精的新时代特征。他们中有全球首款“空中造楼机”的设计者张琨,有30年扎根一线的“国宝级”放线专家徐伟,有让国外同行竖起大拇指的“盾构陆”陆凯忠,有632米上海之巅的“塔吊司机”李杰,有“上海工匠”、优秀钢筋工黄德彪……
在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老一辈劳模的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精神塑造了新一代劳模的品格,新一代劳模又用追求卓越、勇争一流的创新意识丰富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劳模精神”薪火相传,激励了千千万万建筑人坚守信念、立足岗位、建工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