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严寒冬) 日前,义乌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义乌标准城市建设规划(2019-2025年)》。这是全国首个标准城市建设规划。标志着义乌"标准城市"建设进入全新阶段,义乌建设"标准城市",将围绕7大领域的33个工程、89项任务开展。
《规划》以小商品质量提升为核心,以繁荣市场贸易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为关键,以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优化为要素,提出了涉及小商品质量提升、市场业态优化、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宜居环境塑造、标准化能力提高等7大领域的33个工程、89项任务。
《规划》在全国率先诠释了"标准城市"这一全新概念,创新性提出"标准融城"理念、按"需求导向"分类;创新标准城市建设架构模型、"标准+"治理工具,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
据了解,当前城市开始从高速度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传统"粗放型"、"外延型"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标准作为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实现"集约型"、"内涵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规划》明确了标准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立以标准建设与应用为核心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并固化为义乌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一批填补国内空白或体现义乌特色的政务治理类标准,采用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杆引领类标准,实施一批具有严格要求的政策调控类标准,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引领性的市场自治类标准,初步建立覆盖义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
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标准化精品工程,塑造一批"标准+"治理工具协同应用的最佳实践,标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标准理念固化于制、实化于效,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标准城市打造成为义乌"新名片"。
其中,要创制具有义乌特色的政务治理类标准100项以上,政策调控类标准100项以上;工业领域新建项目应用"标准地"出让模式的比例达60%以上,农业领域新增项目通过"标准地"模式流转的土地面积比例达4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35%以上;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积达到30%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创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10个以上;打造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五星级和美乡村。
在7大领域的33个工程中,重点有:
"五水共治"深化工程。到2021年,制定具有义乌特色的水污染治理标准10项以上,初步建立义乌"五水共治"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定水污染治理标准15项以上,义乌市"五水共治"标准体系在重大工程中的实施率超过95%。
"蓝天保卫"提升工程。到2021年,制定具有义乌特色的大气污染治理标准10项以上,市区"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创建率达到100%。到2025年,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标准15项以上,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生态建设与环境管理工程。到2021年,基本建成海绵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35%以上,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积达到20%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70%,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30%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示范生态小镇。
城市精致建设工程。到2021年,完成国际通用的城市导视系统建设,制定具有义乌特色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标准15项以上,建设符合新设计和建设标准的公厕30座,改造公厕100座。到2025年,制定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标准30项以上,建立城市规划与建设标准体系,新建公厕80座,所有公厕实现改造提升。
城市精细管理工程。到2021年,制定具有义乌特色的城市管理领域标准20项以上。到2025年,制定城市管理领域标准40项以上。
和美乡村示范工程。到2021年,制定义乌和美乡村建设与管理标准20项以上,打造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义乌五星级和美乡村。到2025年,一星级和美乡村全覆盖,三星级和美乡村100个以上,打造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五星级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