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4日,厦港片区民族路。夕阳的余晖,给老骑楼镀上了一层金色,也洒在新的沥青路面上。沿街店铺,或洋溢着文艺范,或散发着古早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65岁的老陈,沏上一壶铁观音,品味着浓郁的茶香。“去年,厦港片区就跟改头换面了一样。”老陈说,“原来坑坑洼洼的路面,翻修后变得平整多了,电线杆被移除了,腾出更多的走路空间,自来水的水量变大了,还能用上管道燃气,外墙上凌乱的电线、空调机等也都规范起来了。”
古朴的厦港片区,外在“颜值”提升了,地下“里子”也夯实了,这正是厦门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的一个生动写照。一年多来,厦门市大力开展城市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注重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同时,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岛外新城建设,持续打造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让城市更具魅力,同时也让市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开展“微整形”
老城焕发青春活力
城市的发展,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傲立于时代潮头。建成于1921年的厦禾路,经历了多次拓宽和改造,从1993年的厦禾路旧城改造工程,到2007年配合BRT高架桥建设,每一次改造,都助推了城市的发展。2018年,厦禾路又迎来提升改造,和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改造是“微整形”。地下,老旧燃气管道、排洪管道实现换新,地面,以局部修复为主,对沿线路面坑洞及病害进行处理,地上,对跨线桥、人行天桥重新涂装。一些非机动车路口还进行了“消坎”处理,小小的细节,让骑行和步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大提升。2018年,在厦门市第二轮城市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中,厦禾路、云顶路、禾祥东路、翔安春云路等岛内外30多条主次干道的街区立面、市政设施、园林绿化、“两违”治理等都通过“微整形”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垃圾分类以后,小区更加清洁卫生了。”家住岳阳小区的王阿姨向记者讲起小区环境的可喜变化。2018年,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成效显著。在住建部的考核中,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获得全国第一。升级“门前三包”制度、整治户外广告招牌、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背街小巷保洁水平……在一系列软件硬件综合施策下,老城区的品质品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融入新理念
新城绽放独特魅力
傍晚时分,家住翔安洋唐的杨女士带着孩子,在鼓锣水系公园散步锻炼,“家门口有个这么美的公园,实在是太幸福了。” 2018年建成的鼓锣水系公园位于翔安南部新城,除了建设慢行系统、木栈道等休闲娱乐设施外,这里还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透水混凝土等“海绵”设施,是一座兼具休闲、娱乐和“海绵”功能的大型公园。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城市的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式。近年来,厦门市大力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尤其是在翔安南部新城和马銮湾新城试点片区,实施了一大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明显增加。
地下综合管廊,对于破解“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提升市容环境,保障电力、通信等“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都有重要意义。厦门市在推进岛外新城建设时,同步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018年,翔安南部新城14.33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成投用,环东海域新城美山路地下综合管廊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正在为岛外新城高质量发展、居民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环东海域新城滨海旅游浪漫线一期建成开放、马銮湾新城带状公园建成开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岛外新城,不断结出硕果,绽放出独特魅力,有力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也成为越来越多市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