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里河、咖啡馆、老字号、大师馆,前门地区又新增了一个新事物——共享办公。周末,位于西打磨厂街的打磨场·共享际正式亮相,老砖墙里集共享办公和胡同民宿于一体的新空间,让前门胡同又多了时尚的气息。
老建筑的新修缮
从草厂三条转弯,脚下,灰、粉、绿、淡绿四种颜色的四块地砖上,纵向刻着“西打磨厂街”五个大字,这便是被誉为老北京人“记忆”之一的1.5公里长的打磨厂。从胡同东口往里走,虽然与前门大街一街之隔,可人声鼎沸的嘈杂似乎一点儿没波及到胡同里,青灰色的外墙、刻着“靛青颜料”的老颜料铺,古朴的元素让人仿佛一眼就回到了过去。
打磨厂胡同里的每一栋建筑,都是有故事的。西打磨厂街222号,是早年银号旧址;西打磨厂街220号,原与218号院、銮庆胡同35号、37号院相通,附近老人称为“苏联医院”;西打磨厂210号原为瑞华染料行,是近代中型店铺的代表性建筑……而现在,每一处老建筑经过修缮后,都焕发出了新的生命,220号经由世界知名建筑大师隈研吾改造成了文化创意工作室,而210号瑞华染料行则成了打磨场·共享际,一个拥有14间LOFT的胡同式长租公寓。
老胡同成了新景点
“现在的西打磨厂街,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自小就居住在前门的陈阿姨说,过去的西打磨厂,架空线杂乱无章,私搭乱建普遍,交通十分混乱,外地人来旅游都不进去的。现在的胡同,街道宽了,植物多了,很有老北京的味道,人们也爱来逛逛了。
在北京女孩小任眼中,今天的西打磨厂和她儿时记忆中的前门胡同也大不相同了。从国外读书回来后,小任没有选择去高档住宅中租一间精品公寓,而是选择了胡同里的长租公寓。从东四到西打磨厂,小任说,这样她才有机会去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去认识新的朋友。“胡同是北京的血脉与根,青砖黛瓦的院子,响彻蓝天的鸽哨,淳厚的亲切人情味儿,都是老北京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
城市空间的多元化趋势
“随着城市生活进入效率时代,老城也迎来了一个更新与再营造的过程,城市空间的多元化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共享际及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告诉记者,如何做好城市核心区微缩空间的改造?关键是要能够通过内容体验来撮合原住民、新移民和通过人群,不仅仅让老建筑经过改造后成为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更让老建筑里的内容能够维持对人群的粘性。
“老城的改造就像是做雕塑,不仅仅要好看,也要好用。”在毛大庆看来,除了共享办公、长租公寓、商业业态之外,电影院、剧场、演艺中心,未来的城市更新还充满着更多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