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国道雀儿山隧道。本文图片由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提供
艰苦创业 匠心智绘经典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四川公路设计院肩负着改变“蜀道难”的历史使命,几代人坚持不懈的拼搏奋进,设计了大批闻名国内外的精品、经典、超级工程,成就了无数个“之最”“第一”“首创”,为“蜀道通”“蜀道畅”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50年代,成立之初,仅有职工60人和算盘、圆规、篾尺等简陋工具。他们克服生活艰苦、地形艰险等种种困难,完成了成都至阿坝、川藏南线东俄洛至义敦等70多个项目,累计4500多公里公路勘测。
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取得50多项技术成果,完成770多公里的川藏南线测设以及当时国内最大的吊桥——渡口市雅砻江吊桥、四川省内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乐山徐浩青衣江大桥、国内第一座净跨30米无支架吊装箱型拱试验桥——义敦巴楚河大桥的设计。
早期外业勘察。
20世纪70年代,桥梁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取得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功设计了当时世界最大跨石拱桥——丰都九溪沟石拱桥、国内无支架吊装最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马鸣溪金沙江大桥等我国著名工程,开展川陕路成都唐家寺一级路改建详测,拉开四川筹建高等级公路序幕。
1984年,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试点单位,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逐渐推行“一业为主,两头延伸”的经营策略。先后拓展房建、隧道、监理、交通工程、公路环保等专业,完成成都至德阳大件公路及当时国内最大跨长江公路大桥——泸州长江大桥等大批项目的测设。取得原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证书,在全国公路测设行业甲级设计院中第一家实现TQC(全面质量管理)达标。
20世纪90年代,通过不断完善专业结构配置,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增设6个院属企业,形成高等级公路综合勘察设计能力。1992年运用CAD绘制完成标准图,设计进入计算机出图模式,设计了国内第一条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万县长江大桥等典型项目。隧道专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主持开发的公路隧道CAD系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设计了四川第一座高速公路隧道——成渝高速公路龙泉山隧道、西南地区最长的单洞三车道隧道——铁山坪隧道等知名工程。被原建设部评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先进单位”。1999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00年至2009年期间,随着计算机出图的全面普及、GPS等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该院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先后设计了成雅、成南等多条高速公路,成功打造了全国示范性工程川九路、当时国内最长的公路隧道——华蓥山隧道、世界最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巫山长江大桥等精品工程。该院2003年被评为“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也是四川省首家被评定为公路工程综合甲级工程试验检测机构。
2010年至2019年,该院大力推进转型发展,新增市政、BIM、测绘、智能监测、智慧交通、计量检定等业务,开拓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新业态,形成公路、市政、建筑、电子、轨道等五大行业板块;设计了雅西、雅康、汶马高速公路及干海子大桥、泸定大渡河兴康大桥、雀儿山隧道、二郎山隧道等超级工程。该院2015年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2017年被评为公路交通行业优秀勘察设计企业,2018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3月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
近三年,该院新增网络货运、新材制造等业务,形成“5+4+9”业务发展格局,设计了沿江、乐西、西香高速公路等工程,打造了“新标杆、新示范”工程——新川九路等经典项目,各专业技术日臻完善,形成自有技术特色。
雅西高速公路。
开拓创新 厚积技术实力
四川公路设计院长期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技术攻关,解决了困扰四川交通建设关键技术难题,积淀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形成了“六大核心技术”。
山区公路勘察设计成套技术。针对四川山区地形地质等实际深入研究攻关,着力攻克“三高”——高原、高寒、高海拔,“五个极其”——极其险峻的地形条件、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极其艰巨的建设条件等制约山区公路建设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支撑了一大批超级工程建设。雅西高速公路成功破解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取得40余项自主创新成果,成为交通运输部设计与科技双示范工程,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国内乃至全世界自然环境最恶劣、工程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公路之一。雅康、汶马高速公路等工程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升,技术不断进步,塑造了品牌。该院倡导的“安全、环保、和谐、舒适、经济”的设计理念在全行业推广应用。
桥梁建造成套技术。经过几代人的钻研攻关,该院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方面贡献突出。该院自主研发了钢管混凝土桥梁等新桥型,转体施工法、劲性骨架法、悬臂浇筑法等桥梁施工新工艺,高性能混凝土等新材料,以及中央扣、变刚度支座等新产品,有力推动了桥梁技术进步。特别是钢管混凝土桥梁成套技术,该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国家及行业规范。该院最新研发并成功应用的密梁式型钢组合桥梁是国际首创的低碳智能化装配组合桥梁。
山岭超特长隧道成套技术。依托多个重大科研项目,该院解决了高海拔隧道设计施工难题,建立超特长隧道节能模式,实现自然风通风和自发电,首推公路隧道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法施工,形成了高寒、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埋、超特长隧道的设计成套技术。由该院设计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特长公路隧道——317国道雀儿山隧道斩获国际隧道协会(ITA)年度工程大奖。该院自主研发的隧道智能设计系统,实现了公路隧道设计全流程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雅康高速公路泸定大渡河兴康大桥。
高烈度地震山区公路抗震设计成套技术。依托地震调查分析和众多课题研究,该院形成了一套成熟可行的《公路抢通保通技术保障应急预案》,出版了行业首部《公路应急抢通保通技术手册》。应用自主研发公路灾害管理系统,实现应急抢险前后方信息实时交互对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抢通保通方案质量。科研试验检测技术。四川公路设计院拥有先进的综合性试验检测研究中心及全世界加载能力最大的六自由度控制加载系统等大批现代化试验检测设备,承接完成了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常泰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项目的试验研究。该院打造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试验研究基地和“国家+行业+省”多梯次、多门类共9个高能级科研平台,数量达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科研平台总量的50%,科研、试验、检测达国内一流水平。
交通数字化技术。该院坚持数字业务化、业务数字化,聚焦智慧交通、先进测绘、BIM、智能监测等领域,构建起以“GIS+BIM+IOT”平台为数据支撑,贯穿公路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全生命周期的交通数字化技术体系;自主研发的多层次软件体系初见成效,其中智能监测云平台在众多项目应用中大显身手,今年春节期间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期《传感中国》节目;自主研发的配套硬件产品成果丰硕,探伤机器人、倾角计等多类监测传感硬件已在四川省多个高速公路项目应用,大幅减少安装运维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更加全面掌控数据安全。
不畏艰险 勇担社会责任
70年来,四川公路设计院人以吃苦奉献、敬业执着、务实严谨、钻研拼搏的精神,奠定了坚如磐石的根基,镌刻下了奋勇向前的足迹,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他们奋战在勘察测设一线,迎霜雪、蹚急流、住帐篷、啃干粮,开展艰苦卓绝的测设工作;他们踏上二郎山、跨过大草地、勇闯无人区、穿越龙门山断裂带、深入青藏高原,不愧为开路先锋。1956年,青年突击队抢测阿坝安曲至唐克一段路线时遭遇突袭,5名队员牺牲,被追认为烈士。他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完成了川藏、川青、川甘、川陕、川黔、川滇公路等早期主要出川通道的勘察设计。代代传承,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践行着“两路”精神。
他们奋战在应急抢险一线。在应对地震、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方面,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过硬的能力和突出的表现。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抢险,四川公路设计院共出动80多批1200余人次深入重灾区,完成800多公里公路、300多座桥梁、10多座隧道的应急检测评估报告,为部、省、厅决策部署道路抢险保通方案提供了关键的第一手资料。近10年,该院累计派出2000多人次,出色完成“4·20”雅安地震、“8·8”九寨沟地震、白格堰塞湖水毁、映汶高速公路泥石流、汶马高速公路泥石流、247国道绵阳平武水毁、雅西高速公路姚河坝大桥高位崩塌等应急抢险任务,为抢通保通、灾后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院还将自主编制的《公路抢通保通技术保障应急预案》《公路应急抢通保通技术手册》等印送各地市州交通部门,助力提升四川全省交通应急抢险整体水平。
他们奋战在助力乡村振兴一线。该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完成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等地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三州等地区公路工程、溜索改桥、渡改桥等重点项目的勘察设计100余项,打造了鸡鸣三省大桥等一大批重大民生工程。先后选派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赴民族地区挂职,被评选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该院承担了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48个溜索改桥工程设计,现场测量行程1万多公里,后期服务行程达4万多公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对面》《焦点访谈》等节目进行了专访报道。在对口帮扶方面,该院大力开展交通配套设施完善、产业品牌设计推广、“爱心圆梦”等特色工作,帮扶地方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观,产业发展后劲十足,村民收入普遍提高。其中,金口河胜利村被评为“四川省‘四好村’”“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
与时俱进 加快转型发展
四川公路设计院历经70年发展,传统业务与数字智能等新兴业务双轮驱动,形成了“固干强支、整体联动”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从设计到数智、制造的业务延伸。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不断加快推进的转型发展。
该院结合形势与实际,推进多元化和一体化战略,巩固公路勘察设计传统主业优势,积极开拓新兴业务,注重各业务之间的融合协同发展,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加强与业内同行、央企、国企、科研院校以及投资人、业主、大型施工企业的合作,实施广泛竞合战略。在2019年取得首个设计牵头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建设项目。加强资质建设,取得16个新的资质资信证书,实现了公司资质布局的拓展升级,转型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治理能力,以管理创新赋能高质量转型发展。该院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成50多项内控制度废立改,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2019年3月完成转企以来,逐步建立公司法人治理体系,实现党委、董事会和经理层协调有序运转。加快推进企业治理能力建设,逐步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调整重组多个职能、业务部门,实现内设机构更优;建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业财一体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加快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着力构筑顶尖人才队伍。近十年新增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近50人、注册工程师增幅达488%。
着力打造党建品牌,创新党建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实施“五项工程”,创建“学思讲堂”“三支小分队”“党员工匠”,党建与业务融合不断深入,党员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打响党建新品牌;加强对外宣传,显著提升品牌形象。
业务领域不断拓宽,测绘、BIM、智慧交通、环保管家、全过程咨询服务、网络货运、计量检定等新兴业务发展迅速,数字化软硬件研发应用成果丰硕,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大奖,成为新的增长点。今年1月开启了高韧性混凝土预制构件等新材制造业务。
近年来,该院新增合同额、营收、利润等财务指标屡创新高,连续3年进入全国勘察设计营收百强企业,发展水平处于历史高位,转型发展也初见成效,市场领域已拓宽至18个省(区、市)。
成都天府大道南延线。
70年薪火相传,四川公路设计院沉淀形成了“吃苦敬业、严谨执着、钻研创新、追求卓越”的川院精神,塑造了“崇尚技术、争当专家、争创一流”的核心价值观,涵养了“静心创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
这个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团队以“设计未来,沟通世界”为愿景,以更坚定的信念、更踏实的作风、更求真的精神搏浪潮头,扬帆远航,谱写新的华章。
数说70年
70年累计完成7万多公里普通公路,7000多公里高速公路、600余座大型桥梁、1300余座公路隧道的勘察设计。
获得科技等各类奖项740多项,其中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4项桥梁、隧道及BIM领域国际奖项;国家专利300多项;管理奖项、荣誉称号210多个。
持有公路行业、市政行业(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建筑行业(建筑工程)、工程综合勘察、电子通信广电行业等20多个国家级甲级资质证书。
现有各类从业人员2300多人,历年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的学术技术专家90余人次。
现已形成“5+4+9”固干强支、整体联动的业务格局。业务涵盖公路、市政、 建筑、电子、轨道5个行业,在勘察设计、规划咨询、养护检测、施工监理4个传统业务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智能监测、智慧交通、BIM+GIS应用、先进测绘、环保管家、计量检定、网络货运、新材制造、 EPC总承包等9个新兴业务方面形成新的发展支点。
经典项目推介
雅西高速公路
雅安至西昌(泸沽)高速公路,全长240公里,双向4车道,桥隧比55%。2012年4月全线通车,交通运输部设计与科技双示范工程,被誉为“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兴康大桥
该桥全长1411米,主桥单跨1100米,是建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山区、复杂风场环境下的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2018年年底建成通车,2019年6月,获国际桥梁协会(IBC)“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2019年8月,中国邮政发行《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六十五周年》一套两枚纪念邮票,川藏公路枚以该桥为主图。被评为“建国七十周年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经典工程”。
317国道雀儿山隧道
雀儿山隧道主洞长7079米,平导长7108米,洞口平均海拔438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特长公路隧道。2017年9月建成通车,2018年获国际隧道协会(ITA)年度工程大奖。被评为“建国七十周年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经典工程”,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作者 匡成刚 张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