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然成为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仅关乎农村的生态宜居水平,更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福祉紧密相连。
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进而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现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笔者认为,在实际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要充分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和技术。不同地区的农村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经济水平等差异较大,不能搞“一刀切”。例如,对于人口较为集中的村庄,可以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而对于居住分散的农户,可以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或生态处理方法,如沼气池、人工湿地等。
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民是农村的主人,也是生活污水治理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污水排放。同时,可以鼓励农民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此外,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技术研发等。同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发挥应有的效益。
(作者 张柳月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