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地铁上下班”就要实现了
2月16日,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盾构监控室内,值班人员正在查看各盾构区间工作情况。
开栏的话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一条条交通大动脉修建完成,一个个承接疏解项目产业园区活力涌现,一项项协同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一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壮美画卷在京畿大地铺展开来。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十周年之际,本报谋划制作系列融媒体报道,全景展现京津冀这片广袤大地的新发展、新变化。今天推出“新春走基层 春暖京津冀”专栏,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我省环京津各市和雄安新区等地,走基层、访一线,实地记录协同发展中的新探索和新故事,展现河北坚定不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吊装管片的机器运转不停,运送材料的车辆往来穿梭……2月16日,在位于三河燕郊高新区的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潮白大街站施工现场,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22号线是京冀之间第一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施工现场,一块展板上清楚地展示着它的施工规划——西起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站,东至北京市平谷区平谷站,途经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等地,全长约81.2公里。其中,河北段约30公里,设有燕郊站、神威大街站、潮白大街站、高楼站、齐心庄站。建成后,三河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仅需9分钟,到北京城市中心CBD仅需32分钟。
“让蓝图加快变为现实,今年春节,590多名建设者全员在岗,全力以赴确保施工进度。”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工程项目经理刘俊超说,“我们的7个工点都在有序施工,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潮白大街站,目前正在进行潮白大街站至高楼站区间地下盾构工程。”
在潮高盾构区间工作队队长杨长军带领下,记者沿梯笼安全通道的楼梯一级级盘旋而下,进入地下约20米深的隧道。
隧道尽头,直径8.29米、总长109米的“携同号”盾构机如巨龙般缓缓向前推进:刀盘转动切削土方,挖下来的渣土通过“小火车”向外运送,一旁的工人早已做好管片拼装的准备,每掘进一环,就拼装一环管片……
“河北段共投入6台盾构机,目前,已进入全面盾构掘进施工阶段。”22号线河北段二工区机电总工石珮锺告诉记者,每台盾构机都配备了智能化掘进管理系统、无级调速拼装系统、自动导向测量系统、盾尾间隙自动测量系统等,有效提高了盾构机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让项目建设进度大大加快。
据介绍,自2023年7月26日首台盾构机始发至记者采访时,6台盾构机累计掘进4547环(7275.2米),已完成总任务的24.3%。
同样密切关注着22号线施工进展的,还有每天往返在燕郊与北京间的通勤人员。施工现场外,记者遇到的燕郊燕京航城小区居民张洋就是其中之一。
“燕郊到北京就隔一条潮白河,可过去上班,每天都得朝五晚九赶公交,基本上是睁眼就走、到家就睡。后来有了定制快巴,从家门口到北京国贸只需1小时,终于有了在家吃早饭、晚上陪媳妇遛弯的时间。”张洋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这是他切身感受到的进京通勤路上的变化,而说起京廊两地交通协同发展的成效,他也如数家珍——3条高速公路和7条区域性主干路让廊坊北三县和北京通州区互联互通,燕潮大桥等跨潮白河桥梁已达5座,燕郊西出口立交枢纽正式通车,跨界公交线路开通22条……
张洋告诉记者,自己每天上班都要从这片施工现场路过,“开工建设、车站封顶、盾构机始发……这儿的每一条新闻,都是社区群里讨论最火的话题。”如今,张洋最盼望的就是22号线能早日开通运营,“到时候,我从家到北京的单位只需要30多分钟,生活工作的幸福感就更强了。”
这次来施工现场附近看施工进度,张洋听说了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神威大街站至潮白大街站盾构区间右线即将顺利贯通,对燕郊居民来说,‘坐着地铁上下班’就要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