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记者获悉,由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金融分会协办、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中国国际绿色金融与绿色低碳建筑论坛”在北京举办。
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兆彬在会上表示,中国房地产建筑业迫切需要走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道路。为此,刘兆彬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包括房地产建筑业在内的所有产业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信仰。好的质量才能确保提供安全可靠、价格合理、生态环保的产品,实现市场公平交易,建立消费者信任。二是房地产建筑业要抓住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质量两大关键。一方面要发展绿色建材,另一方面要提升绿色设计质量。三是房地产建筑业在质量控制方面要大力提升过程控制和社会共治能力。四是要加快房地产建筑业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五是加快房地产建筑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表示,包括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在内的建筑材料生产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8%,建筑施工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建筑运行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2%,三者合计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2%。做好建筑领域的碳减排工作,就能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一半多的力量。
当前,城乡建设领域呈现贯彻节能降耗、向可再生能源转型、部署储能系统、构建基于微网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光储直柔系统、应用BIM等数字化技术等六大趋势,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明显。但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一是绿色低碳企业怎样借助绿色金融实现企业发展;二是如何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进而形成转型倒逼机制,比如全国公共建筑面积约为140亿平方米,占全国房屋总面积的1/4,能耗占比高达1/2,公共建筑高能耗问题突出,将其节能减碳潜力逼出来,需要设计一系列机制;三是如何形成城乡建设领域的碳交易体系,设计好碳交易体系,有利于建筑领域推动实现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体制机制创新对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金融分会委员、三峡资本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刘弘毅表示,截至2023年7月末,全国累计发电装机规模2740GW。其中,清洁能源装机规模1376GW,占比50%;太阳能新增装机规模97.2GW,同比增长158%。在建筑行业,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采光照明技术、节水技术等,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能源企业正在不断加快清洁能源投资布局,深化绿色产业合作,助力包括建筑在内的众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是当前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也是中国经济中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一是促进消费,要以坚持消费引领、实现市场主导、推动新消费成长、坚持绿色发展为原则。二是要积极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加快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住房租赁立法,保护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四是全力做好下半年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消费潜力。同时,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大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兜底的保障力度。最后要注意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在讲解基础设施REITs政策和建议时,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指出,全国存量基础设施资产约400万亿元,收益较好的基础设施占1/4,约为100多万亿元。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资产,提高存量资产运营效率,挖掘存量资产价值,能够为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中城新型城镇化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建设银行广东分行原副行长席荣贵表示,中国购物中心数量从2015年的4300家上升到2021年的7243家,年复合增长量高达26.88%;购物中心面积从2015年的2亿平方米上升到2021年的4.8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25.96%。
与会专家还表示,当前,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丰富、市场成熟,未来绿色REITs也将取得长远发展,成为绿色金融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论坛还发布了《2023中国绿色低碳地产指数TOP30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