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下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2023-07-19 17:09:50来源:通信世界网   
核心摘要: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2522”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框架,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整体框架,并从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加强组织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2522”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框架,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整体框架,并从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加强组织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

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内容。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各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的重要途径,是高质量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得力抓手。本文对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挖掘整理当前阶段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痛点,并对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自IBM于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政策部署、技术突破、机制改革等多重因素推动下,目前已进入以城市精细化治理为主题,强调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互促共进的加速发展期。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等机构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保持30%以上的增速,2021年已达21.08万亿元。具体来说,当前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呈现以下3个特征。

各级政策为新型智慧城市指明

发展方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新时期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明确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主要目标。此外,发展改革委、工信部、民政部、住建部等国家部委也先后发布多项政策,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社区和基层治理等垂直领域指导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数字技术为新型智慧城市注入发展动能

5G技术依托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数据通道,同时不断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在交通出行、公共安全、政务服务等领域持续释放创新潜力。“城市大脑”正在从“单体智脑”向“城市大脑+区县大脑+社区小脑”的纵向智脑体系,以及由“城管大脑”“交通大脑”“健康大脑”“文旅大脑”等构成的横向智脑体系升级,成为当前阶段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必选项”。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整合地理信息数据、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物联感知数据,构建出与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演进”的数字城市,赋能“一图统览、一屏管理、一键决策”城市治理新模式的建立。

县域城市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下沉场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县域城市已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热土”。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县城”的重要任务。各地县域城市以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特色产业优化提升、基层治理智慧化升级为切入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国信通院、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52.3%的县域城市已经开展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这一数据将在2025年增长到80%,同时我国区县级智慧城市招标项目金额占智慧城市招标项目总金额的48%,项目数量占项目总数的59%。

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痛点分析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痛点。

一是顶层规划的指导性尚显不足。目前,新兴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原有规划已经难以适应技术新趋势,无法满足人民新需求。随着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逐渐步入“深水区”,如何有效衔接既有成果与新建内容,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同时减少“数据孤岛”,是当前顶层规划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是数据要素的驱动力难以释放。目前各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依托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打造,对数据资源的归集、治理、共享、利用关注不足。数据资源跨层级和跨部门共享流通不畅、政府部门垂直化管理造成的数据回流困难、统一标准缺失造成的数据质量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数据要素发挥价值的主要问题。

三是基础设施的支撑度仍有欠缺。目前,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相关的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等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各部门分散建设、分头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统筹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导致了基础设施老化、智能化水平低、共享共用不足、安全隐患难以消除等问题。

四是多跨应用的成效性有待加强。以往的智慧城市项目通常只关注彼此独立的单个或多个场景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政务数据、公共数据、社会数据融合应用困难,以及政府部门办事流程难以打通等因素都限制了多跨场景应用的落地,阻碍了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和群众办事体验的优化。

五是多元共建的协同性还需提升。当前我国新型智慧城市仍以政府牵头建设为主,尚未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多元主体共建共治的局面,这既增加了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也限制了企业技术优势的发挥,同时也造成了人民群众体验感不足等问题。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建议

加强顶层规划的引领带动作用


各地应深入研究国内外典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和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城市资源禀赋和发展愿景,坚持“因地制宜、一城一策”的基本原则,对原有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进行优化和升级,合理制定本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发展目标、总体框架,充分发挥顶层规划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优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组织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理顺上下级管理关系。同时不断完善智慧城市“规、建、管”各环节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制度规则体系,保障智慧城市建设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加强数据要素核心推动作用

理清城市数据家底,持续完善数据资源目录,打造统建统管的大数据平台,打通部门间、层级间的“数据壁垒”,提升数据治理和服务能力,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深化政务数据、公共数据、社会数据的融合应用,探索金融、环保、交通、医疗等领域的公共数据开发运营,支持企业对公共数据的创新性开发利用。围绕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等环节建立标准规范体系,依托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构建安全、有序的数据流通交易体系,促进数据要素的活跃流动和价值转化。

加强基础设施底座支撑作用

合理评估区域范围内通信网络、大数据中心、物联感知终端等基础设施需求量,综合考虑现有基础设施的承载量,在顶层规划的统筹部署下,适度超前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优化网络资源、算力资源等的建设布局,加速形成“天空地水网”一体化城市物联感知网络。加快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融合,大力普及推广智慧管网(廊)、智慧井盖、智慧路灯等应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加强多跨应用普惠服务作用

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等城市主体的需求,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打造以数据共享互通为基础,以部门办事流程打通为关键,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提高企业和公众办事效率为目标的跨场景应用。聚焦政务服务、产业发展、民生普惠等领域,加强政府部门间的纵向联动和横向配合,以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促进城市治理的统筹化、一体化、智慧化升级,建立跨领域、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城市协同管理和服务体系。

加强“建运”模式创新驱动作用

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创新模式,建立健全政企合作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向关乎民生的关键领域流动,打造多方参与、协同共建、成果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新格局。同时,持续加大头部数字化企业的引进力度,不断完善本地新型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促进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开发、信息通信服务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联通新型智慧城市能力体系构建与实践案例


中国联通立足“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大主责主业,形成了“城市智脑CityNEXT”新型智慧城市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中国联通搭建了5G、宽带、算力、政企4张精品网,构建了算网一体化“智·云数据中心”,推出了联通云7.0版本,为新型智慧城市筑牢云网融合底座;依托全国数据一点集中、50余种自研AI原子能力,以及全要素、多尺度、多层次城市孪生模拟等优势,建设了包含物联感知平台、CIM(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平台、数据中台、AI中台、应用中台的“数据智脑”中枢;面向城市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打造了优政、惠民、兴业、宜居四大类场景应用和城市智能运营中心IOC(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提供了覆盖顶层规划、全链服务和安全护盾的新型智慧城市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中国联通积极推动各地分级分类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了兼具创新性、落地性、代表性的典型实践案例。在综合建设方面,全面赋能海南洋浦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城市智脑引擎+应用+运营”的能力体系,打造城市治理、应急一体化、智慧口岸等特色应用,实现“港、产、城”融合;在优政方面,建设集“态势感知、决策支持、协同指挥、监督评价”为一体的宁波江图1中国联通“城市智脑CityNEXT”新型智慧城市能力体系北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建立“城市体征+事件”双中枢,实时展示城市运行全貌、强化智治水平;在惠民方面,以自研“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支撑杭州杨柳郡打造“一屏知全域、一网管全局、一键式发布”的未来社区;在兴业方面,为河南省打造经济运行平台,建设经济运行大数据先行指标体系、建立现时预测模型、开展经济风险预警和经济走势研判,推动地方经济健康高速发展;在宜居方面,基于“生态环境大脑”助力福建省智慧河湖建设,实现水道相关人、事、物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构建“监测、分析、决策、治理”的智慧化河湖治理体系。

总结

目前,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以“精细治理、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新时期。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指引下,各地应充分掌握自身发展现状和不足,对标先进城市、挖掘特色亮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理念,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从顶层规划、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多跨应用、“建运”模式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实现城市治理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智慧化跃升。
(责任编辑:袁冬亮)
下一篇:

中建七局六公司广西融福高速公路No.2标项目二连湾一号隧道顺利进洞

上一篇:

吉林印发《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