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福建南平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示范城市建设纪事

2024-09-19 16:05:32来源:闽北日报   
核心摘要:9月10日,喜讯传来,财政部公布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2023年绩效评价结果,南平市继2022年度获评A级(优秀)后,2023年度(三年终期验收)再次被评为A级,全国第一批20个海绵示范城市中仅有6个获评A级。9月12日,在四川广元召开的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凝练大会上,大会将南平市典型做法向全国推广,并要求其他城市参照南平模式进行凝练总结。
9月10日,喜讯传来,财政部公布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2023年绩效评价结果,南平市继2022年度获评A级(优秀)后,2023年度(三年终期验收)再次被评为A级,全国第一批20个海绵示范城市中仅有6个获评A级。9月12日,在四川广元召开的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凝练大会上,大会将南平市典型做法向全国推广,并要求其他城市参照南平模式进行凝练总结。

自2021年6月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南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海绵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福建省住建厅悉心指导,南平市按照“梳山理水、判别问题、分区治理”的要求,以典型山地丘陵城市内涝治理为重点课题,探索建设“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的海绵城市,完成183个海绵示范项目,顺利完成示范建设任务。

城市会“呼吸”,生态更宜居。南平,正为东南山地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作出示范。

顶层设计

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常态长效


南平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所在地,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地。森林茂密、溪河纵横,年均降雨量1788毫米,是一座典型的依水而生、因水而起的东南山地丘陵城市。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对南平提出“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等殷殷嘱托。南平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抢抓机遇,于2021年6月,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快打造与‘双世遗’品牌相匹配有特质的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为我国东南山区城市树立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样板。”南平市委书记袁超洪掷地有声,从顶层设计上为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明方向。

为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常态长效,南平市锚定目标,擘画蓝图,编制完成《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南平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

南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海绵立法工作,2023年5月1日,《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填补我省海绵城市建设立法领域空白,为全域开展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提供法理基础。

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南平市住建局、城管局、财政局、水利局、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动,编制实施意见、设计导则、全过程管控细则等20余项机制体制文件及20项涵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绩效考核”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从规划、到设计、到建设、到管理、到运维的全过程管控。

人人参与

实现海绵建设可持续发展


“示范期虽然只有三年,但海绵城市建设是长期的。需要当地干部的持续、主动参与,南平市就做得很好。”在今年住建部、水利部、财政部专家对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绩效评价过程中,专家组对南平的海绵人才梯队培养机制点赞。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市长林建对该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政府部门不能把技术问题简单地交给技术服务单位,要主动谋划、主动参与、主动建设,主导系统化方案、谋划典型项目、挖掘本土特色,这些做法给专家组留下深刻印象,也为南平市取得A级成绩奠定扎实基础。

受地形地势及城市开发影响,近年来,南平山洪入城、雨季洪涝问题叠加,外水顶托、黄土入河等现实排水困境显现。结合南平山地丘陵风貌特征和海绵建设需求,南平市坚持问题和目标双导向,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南平方案。从梳山理水开始,建立“本底梳理-问题判别-系统分析-提出方案”的工作机制,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一起,雨天逐街逐巷开展排查,找出城市“郁结”,全域摸清汇水合流、内涝风险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可持续进行,南平市加强海绵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在管理层面,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市委党校、人大和政府培训课程,培养全市干部队伍的海绵理念,奠定海绵城市建设常态长效化管理基础;在技术层面,与第三方技术团队配合,通过一线问题梳理及项目谋划、设计、实施、验收等全过程参与方式,培养了一批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干部和设计、施工的人才队伍。

立足本土

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南平方案


云谷公园海绵化提升项目是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中的改造类公园绿地项目。初秋时节的云谷公园,海绵设施雨水花园郁郁葱葱,汀步上玩耍的小朋友惊起一群飞鸟,蜿蜒的小路点缀其中,一幅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南平市海绵办工作人员董家亮告诉记者:“原先这里是城市公园一处易涝点,我们利用山体高差及公园闲置绿地,系统化管控道路雨水、山水,将海绵理念与公园提升改造有效结合,易涝问题解决了,也为老百姓提供了一处亲水休闲场所,形成一套南平系统化治理城市内涝的经验做法。”

建阳一中的学生下雨天也能穿着布鞋在操场上活动,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建阳一中海绵化提升项目属于改造类公共建筑,原先校园内一下暴雨雨水就漫过脚面。此次海绵化改造后将校园内路面改造为生态透水胶粘石路面;建设调蓄池,雨水通过生态净化设施净化后,回用于场地绿化灌溉及道路清洗。建阳一中校长谢建军表示,改造后实现了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改造效果师生都非常满意。

在消除现有积水点的基础上,南平市进一步扩大范围,通过内涝评估模型和日常巡查对中心城区展开易涝风险点位的摸排工作,摸排出中心城区存在易涝风险点位7个。

建阳区领世郡下穿通道只要一遇到强降雨,低洼处就会形成深度约1.5米的内涝。技术人员通过设置雨水泵站、改造排水管网、加强排水管理等措施,实现包括领世郡下穿通道在内的易涝风险点全面消除,中心城区内涝防治标准全面提升。

根据南平实际,南平市副市长何明星提出“无处不错、无处不通、无处不断、无处不渗”四个“无处”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统筹市域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管理制度5大类13项指标,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四个“无处”的治水模式,让城市防洪排涝应急能力持续提升,应对雨水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加强,全市新老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3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达到30年一遇,成功应对24小时降雨量达118毫米的2023年“5·6”暴雨。

民生为先

“绿色福利”让百姓更幸福


位于建阳水南片区的建阳一中教师宿舍是一处已建成二三十年的老旧小区。多年来由于排水管道破裂、渗漏,雨污混流、污水外涌,让小区及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现如今,荒地变身整齐的停车位,有了植草砖停车位不再积水;多处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高位花坛,实现了146.6平方米的调蓄容积。

“你看,这雨水花园连接着溢水井,暴雨时,雨水通过蓄水层、种植土层、中粗砂过滤层、碎石排水层、夯实层吸附、降解水中污染成分,净化水的同时减轻了排水压力,避免形成内涝。”住在小区20多年的居民林老师告诉记者,这些海绵知识都是在小区一角的海绵设施展示区内学到的。

南平市将海绵城市绿色生态理念融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老旧小区存在局部积水、路面破损等问题,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对每个小区进行现场踏勘,依据小区设施条件和现有场地特性进行海绵化设计,实现海绵小区‘一区一策’。”董家亮介绍。

在建阳区北门新村、鹭鸶路片区、富民路片区等40个老旧小区改造中,采用了雨水管断接、透水铺装、雨水花坛、下凹绿地、植草沟、环保雨水口等海绵技术方案,有效减少了小区内路面积水,城市居住环境和功能品质得到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成色更足。

通过“国家公园”海绵体功能的“微改造”修复及生态覆绿、水生态修复治理等一系列“蓝绿灰”相结合措施,南平市全面提升了生态环境承载力,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得到全方位保护,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18个国控断面水质均在地表Ⅲ类水以上,其中17个常年为Ⅱ类水,1个为Ⅲ类水,优良率100%,河湖水质进一步改善,河湖岸线整体呈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良好观感。

城市更绿

生态修复性、功能性显著提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南平市将城市数字化模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供水、燃气、工地管理智慧化和污水智能监测等内容纳入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为海绵城市建设数字化提供支撑,推动实现数据监测、统计分析等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功能。

通过研发海绵专利,发展新型建材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增强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后劲。目前,全市已有本土海绵产业企业23家,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初步形成海绵产业新业态,并已成功研发海绵专利4项,其中“高强度生态胶粘石道路新材料”获推广运用,开始出口加拿大等海外市场。

三年来,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累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2024年5月,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立法实践入选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范围推广;南平武夷新区云谷小区水系、南平市武夷新区体育中心入选中国“全域海绵”典范项目,河北、昆明、广州、六安、银川、衢州等省、市先后来南平开展考察学习。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南平市住建局局长张长发表示,三年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已经结束,但南平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们将对照当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的新要求,继续坚持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全力打造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的海绵示范城市,力争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经验方案。(张莎)
(责任编辑:袁冬亮)
下一篇:

南京栖霞长江村开展美丽乡村志愿行动

上一篇:

广东中山:连续两年获评A级 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再创佳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