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山西:对标“千万工程” 共绘和美乡村——晋中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好乡村振兴路

2024-06-11 15:10:58来源:山西日报   
核心摘要:“一旬一督导,谁干得好学谁。一月一晾晒,谁干得好奖谁。一年一考评,谁干得好用谁。”4月初,晋中市召开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导向明确、令人振奋。
“一旬一督导,谁干得好学谁。一月一晾晒,谁干得好奖谁。一年一考评,谁干得好用谁。”4月初,晋中市召开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导向明确、令人振奋。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必须完成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生工程。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动员全市上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纵深推进“百乡千村”治理行动,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一大批“村美、业兴、民和”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在晋中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美乡村——提颜值增气质

时下,行走在晋中乡间田野,良田万顷沃野千里,红花绿树相映成趣,空气清新自然,田舍干净整洁,让人不由心生赞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晋中市下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手棋,统筹抓好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扎实推进辖区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

“垃圾入箱,专人清运,环境变好了,心情舒畅了。”在和顺县平松乡小南会村,映入眼帘的是大街小巷宽敞平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翟彦萍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没有垃圾箱,生活垃圾到处扔,一刮风到处乱飞。实施“千万工程”以来,在村“两委”带领下,大家自觉整理自家庭院,清理门前及周边区域的垃圾残余,统一扔到路边的垃圾箱内,共同维护美丽家园。

在寿阳县,把切实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硬指标、硬任务,对兰儿庄村、北连村、王烟村等12个村实施旱井可靠水源改造工程,确保群众喝上安全、优质的“放心水”。“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自来水。这水,真是甜!”平舒乡兰儿庄村村民薛存根大赞“千万工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榆次区郭家堡乡以整治“六乱”问题为抓手,开展给排水改造升级、老旧道路修缮等新一轮人居环境提质行动;平遥县宁固镇左家堡村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注重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公共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从“一处美”到“处处美”,晋中广大乡村开启提颜值、增气质模式,也为全省乡村振兴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晋中模式。

富百姓——兴产业促发展

“要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在一二三产业互补、农文旅融合、农工商互动上探索破题推进。”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上郑重强调。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寿阳县南燕竹村的农民却格外悠闲自得。

“多亏了村里的‘双层托管’,土地里的事少了,兜里的钱变多了。”南燕竹村村民胡培志乐呵呵地说。

把农田托管给“保姆”,农民甩手当“掌柜”。寿阳县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加快推进有机旱作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主抓手,实现土地保底收益+二次分红+打工收入“一地三收”,实现了农民、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方合作共赢,形成了具有寿阳特色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为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寿阳路径”。

乡村发展要注重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左权县拐儿镇老井村是电影《老井》的原型村。如何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左权县依托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完好的太行民居等资源,打造出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老井片区。

“村里挖的野菜、家养的土鸡,来这里写生的学生们都爱吃。不出门就能赚着钱,这要放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起自家经营的农家乐,老井村村民赵守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依托写生基地,老井村现在已经建成了电影艺术馆、老井写生驿站、艺术家工作室、影视文创店、清吧、零食店、奶茶店等,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和写生人员的各类需求,也为村民们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来,晋中市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广袤乡村注入更多澎湃动能。

安民心——强治理树新风

乡村是人们追寻的“诗与远方”,只有“内外兼修”,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才能使其真正成为人们向往之地。为此,晋中市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让广袤乡村在实现“物”的现代化同时,实现“人”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让“千万工程”经验内化于心。

傍晚时分,和顺县义兴镇井玉沟村口的公园热闹起来,老人悠闲散步,孩童玩耍嬉戏。村民李翠英说:“我们如今住楼房,逛市场,出门就有小广场。幸福着哩!”

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井玉沟村的变化真不小。这几年,村里打造了村前党建主题公园,实施以生态采摘园、儿童游乐园等为主的田园综合示范项目,还完成了整村集中供暖、污水排放整修及网线入地工程……

说起村子的变化,井玉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忠祥说,借助“千万工程”的东风,村里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一堡垒五中心”治理模式,创新制定党员承诺“红六条”和村民自治“红十条”,推进党员“双积分”管理,激励党员干部群众踊跃干事创业、积极为民服务。班子成员形成“上马即奔跑,上任就实干”的工作氛围,驻村工作队、到村工作大学生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探索发展方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同样在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作为“平安山西建设示范村”,在创新机制、提升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设置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法律服务咨询室,运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相处,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纠纷调解室的设立,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说事的地方,搭建了一个评理的平台。”苏溪村耿守军由衷地说。

“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现代文明。”这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最终目标。为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晋中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评活动,推广“道德超市”“文明红黑榜”“爱心积分兑换”等经验做法,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大力开展“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乡村环境美起来、兴民产业旺起来、基层治理强起来……眺望晋中山川沃野,处处都能感受到“千万工程”经验下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脉搏,广袤的晋中大地如同充满希望的田野,正在奏响春华秋实的优美和声,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我们将紧紧抓住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乡村实际出发,因村制宜推动乡村建设;立足各地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事在人为,打造各美其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谱写‘千万工程’的山西新篇增新光、添重彩。”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说。(记者 张谦 通讯员 王晶)
(责任编辑:袁冬亮)
下一篇:

山西:听,一座城市会“呼吸”——长治市扎实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

上一篇:

安徽太湖新仓镇:践行履职为民宗旨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