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全球最高绿色建筑就在这里!上海中心大厦每年碳减排1.5万吨,应用43项节能技术

2024-06-06 17:32:12来源:东方网   
核心摘要:6月5日至8日,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城投打造了“城投低碳体验馆”,邀请观众沉浸式体验如何运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环保理念。
6月5日至8日,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城投打造了“城投低碳体验馆”,邀请观众沉浸式体验如何运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和环保理念。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城投制定实施了双碳行动方案,部署推进了节能减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行动、城乡建设提质增效行动、交通绿色低碳行动、数字化赋能助力精准节能降碳行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行动、碳资产碳金融赋能行动、绿色低碳全员行动、低碳管理与机制创新行动等十大行动,在路桥、水务、环境、置业四大板块推广低碳技术、绿色材料应用,一体化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形成了一系列低碳试点示范,“双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置业板块,上海城投旗下的上海中心大厦综合应用了43项绿色环保节能技术,“四节一环保”成效突出,是全球最高的绿色建筑,建立了精细化运营节能管理平台,实现高效节能、优化运行,每年中水回用23.5万吨、碳减排1.5万吨。上海城投深入践行开发标准化、建造低碳化、运营精益化、管理数字化的“四化”理念,采用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内装、BIM建造运维、海绵城市、垃圾分类等绿色技术,探索创建低碳建筑、低碳社区、低碳城区,成功打造了新江湾城绿色城区、城投宽庭绿色租赁社区。

在路桥板块,“十二五”以来,上海城投新建高速公路、快速干道超300公里,研发应用了预制拼装、BIM、清水混凝土、泥浆干化处理和建筑垃圾循环再生利用等节能、低碳的“智能化建造”新技术,运营的高速公路近500公里实现全流程“智慧运维”,打造了北横通道、S3公路、G320公路、嘉闵高架北段二期、诸光路地道等一批城市绿色通道。其中,嘉闵高架是国内首座全预制拼装结构高架桥梁,使用了全预制拼装技术、无焊接小铰缝施工技术、高频免共振钢管桩施工技术、大跨径系杆拱桥数字化模拟拼装技术等先进技术,缩短建筑工期50%、降低交通影响60%、减少现场工人60%。

在水务板块,上海城投大力推进智能爆气、智能加药、二氧化碳调节ph、光伏发电、热电联产、水源热泵、再生水回用、污泥灰渣资源化、余热利用等绿色低碳技术。南市水厂作为上海市供水行业首家数字水厂,已投用的全自动水平衡系统,实现了出厂水压力波动控制、制水单耗下降、药剂投加量下降、砂滤池平均反冲洗周期延长等良好的降耗效果。南市水厂还积极采用光伏发电,投运至今累计发电量超45万度,减排近200吨二氧化碳,践行的一系列节水回用措施每年减少厂内用水近2万吨。

在环境板块,上海城投着力构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体系”,积极促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积极开拓土壤修复业务。旗下的城投环境构建了覆盖黄浦、徐汇、静安、嘉定、青浦、临港等6大区域的再生资源回收“点-站-场”运营体系,以及覆盖全市16个区的有害垃圾收运网络体系。旗下上市公司上海环境是“碳中和行动联盟”首批理事单位,入选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通过能源结构优化、运行模式调整、工艺节能改造、资源循环利用、增加生态碳汇、加强园区管理等方式,成为上海市首个固废处理领域的低碳园区,入选联合国环境署《循环经济培训手册》及《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海自愿评估报告·2022》。

上海城投表示,下一步将推动业务转型,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推进资源再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低碳环保建材、绿色低碳建筑和数字化转型,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记者 柏可林)
(责任编辑:袁冬亮)
下一篇:

山西:听,一座城市会“呼吸”——长治市扎实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

上一篇:

山西:一条旅游公路拉动特色经济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