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甘肃成县:艺术“邂逅”乡村 催开精神与经济“并蒂花”

2024-05-24 15:42:54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摘要:5月下旬,走进甘肃陇南市成县王磨镇黄家山村,一幅绿树掩映、田园恬静、院落整洁的美丽乡村画卷便展现在眼前。
 村内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侧的红叶李、樱花树和绿树交相掩映,各色的月季花盛放芬芳馥郁,洁白的墙壁上绘着精美的图画……5月下旬,走进甘肃陇南市成县王磨镇黄家山村,一幅绿树掩映、田园恬静、院落整洁的美丽乡村画卷便展现在眼前。
 
“现在一出家门就是花草,像住在花园里一样,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挺幸福的。”黄家山村村民张军红说。黄家山村地处深山当中,是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经过近年的拆危治乱、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项治理,村内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危旧房全部变成漂亮的砖混平房,休闲广场、小公园、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落地生根,让深山乡村犹如一幅妙笔丹青,正徐徐展现在成县大地上。
 
“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一墙一特色。”走在黄家山村,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墙体彩绘,不仅将艺术融入乡村生活,提升了村容村貌,也让一面面墙绘成为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展现出了乡村的新生活、新气象、新面貌,彰显出新时代乡村文化的时代内涵。
 
“我们依托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地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确立了以墙体绘画为核心,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的文旅发展思路,探索出‘入画黄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铺展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绘就令人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黄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关杨说。
 
乡村振兴的画卷中,产业兴旺是关键一笔。当地通过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桔梗、苦参、柴胡等中药材共计120亩,核桃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亩,同时还发展了地埂花椒和连翘等特色作物70多亩。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不仅实现了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展现出美丽的华丽蜕变,而且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夯实了乡村发展的基础,使乡村更加稳健地驶入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楚国雄是黄家山村的产业发展带头人,他不仅带头发展核桃、中药材、花椒等特色产业20亩,还注册合作社带领10多户村民发展中药材、核桃、连翘等特色种植,夯实了村内特色产业的基础。“我这两年把20多亩核桃全部进行了高接换优,产量虽不大,但套种的花椒收益比较好,每年也能收入2万多元,随着这些树产量逐年增加,收入一年会比一年好。”他指着一棵硕果累累的核桃树满脸自信地说着。
 
“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持续优化乡村环境。同时,借助自然赋予的优势,大力发展核桃、中药材、花椒等产业,以及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力求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开拓更多增收渠道,让村民们共享乡村振兴的红利。”黄家山村包村干部、王磨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鲁旭鹤说。
 
黄家山村的转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它不仅见证了乡村面貌的华丽转身,更展现了特色产业如何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活力,推动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责任编辑:尹家胜)
下一篇:

山东聊城: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上一篇:

访“中国海岛第一村”:年轻力量助力古村更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