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厚度是一般建筑两倍多
作为2022年北京市重点工程,北京歌舞剧院项目在原址上拔地而起、升级扩容。新建后的“艺术之舟”总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
“以前这块地上只有两栋排练厅,现在地上、地下分别有4层,甚至地下空间的建设规模比地上还要大。”顺着北京城建集团北京歌舞剧院项目经理于晓手指的方向看去,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基坑并不大,最深处却有26米,基坑内的混凝土支护结构错综复杂,宛若一片生长在地下的灰色森林。
记者顺着相当于8层楼高的施工通道一路下至基坑深处。此时,30余名工人三班交替着浇筑底板,有人扶着输送混凝土的管道,有人握着工具振捣新注入的混凝土,大伙儿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而就在他们身后几米处,高耸的塔吊也运转不停,将钢材有序吊运至基坑底部。
“工人们浇筑的这块底板足有1.8米厚,相当于在建筑底部套上了一层‘铠甲’。”于晓介绍,该项目的底板厚度约是一般建筑的两倍多,光是首段浇筑完成的底板就用了约3960吨的混凝土。“这是因为项目距离地铁10号线太近了!”于晓说,项目距地铁最近处约5.9米,加厚底板就是减少地铁对建筑扰动影响的措施之一。记者还发现,基坑内58根立柱桩都穿上了“棉衣”,于晓解释,裹住每一根立柱桩的是隔振软垫,这样做能有效隔离地铁振动通过立柱向上传导。
剧院建在“床垫”上抗震防扰
紧邻地铁站建设剧院,对于市民来说,出了双井站就能进剧院看大戏十分方便,然而对于施工来说却是极大的挑战。
“尤其是剧院项目本身对声学要求极高,我们必须将地铁运行振动的影响降至最低。”项目总工程师宋奇达说。为此,项目地下2层和3层之间还将设置隔振层,采用“振震双控”系统,既能减弱地铁运行振动的影响,又能抵抗地震这类极端地质灾害。
从项目办公室的示意图上记者看到,隔振层主要由209个弹簧隔振器和58个靴帽橡胶支座构成。“剧院上部相当于建在了柔软的‘床垫’上。”宋奇达打了个比方,弹簧隔振器的作用是减弱地铁的日常运行振动影响,而靴帽橡胶支座则主要用于抵抗地震影响。
弹簧隔振器上方还设置了水平滑移板,这将使得建筑在面临地震产生左右摇晃的力时,上部建筑可最多水平滑动40厘米,从而保证建筑安全。
“这是‘振震双控’新技术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应用,难度非常大。”宋奇达进一步解释,单弹簧隔振器一项,就有7种不同的规格,需要在前期经过精密建模计算后,再精准安装。这也是该项目在年内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施工关键节点。
可容纳1510人观剧
从现场的设计效果图上看,北京歌舞剧院面向东三环的一侧,三层挑檐层层递进,宛若翘起的船头正欲启航,其设计理念正是“轻扬·北京·艺术之舟”。
建筑外立面看起来同样古典大气。“在这个项目中还能看到紫禁城里的花纹元素呢!”宋奇达介绍,该项目外立面肌理将由紫禁城中特有的三交六椀菱花样式演变而来,呼应北京老城的特色。
而北京歌舞剧院内部,将设一个1100座的专业音舞类中型剧场,主要表演音乐舞蹈类节目,还兼具音乐厅的功能;还有一个410座综合性小型剧场、5个排练厅以及相关配套用房。待项目建成后,将为北京歌舞剧院和北京民族乐团提供专业演出场所和日常排练场所,同时服务国内外表演团体来京交流演出。
水平移动舞台、伸缩舞台、升降乐池……国际一流的舞台、舞美设施,观众将来都能在这里见到。更特别的是,北京歌舞剧院顶层还将设置架空景观台阶,观众有望登上顶层露台观影、看景,尽情享受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