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山峦绿意盎然、连绵起伏;近处,村舍黄墙黛瓦、鳞次栉比。隆冬时节,驱车行驶在重庆市渝北区的乡村小路上,一步一景,处处皆画卷。
近年来,渝北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自治实践、突出智治赋能,相继获评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全区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增强,“美丽乡村”振兴梦正逐步实现。
“自治”助推乡风文明产业兴旺
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近3000亩金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清香扑鼻。就在几天前,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喜迎岁末分红,发放了价值70多万元的现金和“年货”。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火如荼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与金刚村的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密不可分。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党总支副书记倪杰介绍,2018年以来,村里探索“情理堂”自治模式,组建了一支由村干部、乡贤、律师、民警等组成的调解员队伍。
几年前,村里刚开始发展柑橘产业,51岁村民老李因担心土地流转后收益下降,打起了退堂鼓。一些群众受其影响,也对流转土地持观望态度。
调解员曾春英是一名退休干部,听说老李的情况后,一面详细讲明土地流转的好处,一面发动老李的亲戚朋友,终于说动了老李,流转了家中4亩土地。
现在,老李不仅能领分红,本人及儿子儿媳还在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务工,每人每天能挣100元工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在渝北区最偏远的乡村之一茨竹镇放牛坪村,乡间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景观别致。
近年来,茨竹镇推行“积分制”,探索以户为单位,将村民生产生活等行为量化赋分,制定了正负两张清单。
“你看,这是我刚刚在超市兑换的酱油和洗衣粉。”村民陈礼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解释,房前屋后整洁,种植花草树木,加2分;主动帮助邻居一次,加1分;铺张浪费办酒席、野外违规用火等则扣分。除了兑换生活用品,每月、每年积分靠前的家庭还有机会参评优秀家庭,获得政策奖励。
“小积分”撬动了“大治理”。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村党总支书记陈华说,如今,村里矛盾纠纷少了,环境卫生更好了,乡村治理水平上来了,产业发展也跟着上台阶。
不仅是“情理堂”“积分制”,记者在渝北区采访了解到,当地还涌现出“畅晚亭”“和心亭”“民情茶室”等自治模式,助推乡风更加文明、产业更加兴旺。
“智治”赋能基层治理更智慧
几天前,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52岁的村民张云英家的水管破裂了,便点开手机上的“兴隆有礼 亲亲家园”微信小程序上报。兴隆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收到信息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处理。
“兴隆有礼 亲亲家园”微信小程序于2023年6月上线。记者点开小程序看到,村民不仅可以上报供水供电故障、环境污染、道路损毁、旅游纠纷等事项,还能查看景点旅游地图,获取政策信息等。
“小程序上可查看事件办理进度,实现问题快速办理调配处置,目前已发布政策资讯、就业招聘、便民服务等信息500余条,处理群众求助500余次。”渝北区兴隆镇有关负责人说。
“兴隆有礼 亲亲家园”只是渝北加快乡村政务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渝北区打造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现行政村政务服务代办点全覆盖,镇街一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比例达99.3%,把数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过去,村里经常发生建房越界、车辆剐蹭等邻里纠纷,村干部调解起来很头疼。”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党总支书记汪清文说,现在再遇到矛盾纠纷或治安案件,只要进入数字乡村管理系统,调取相关时段的视频,环境卫生、治安情况一目了然,解决矛盾纠纷也越来越便捷。
“四张清单”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渝北区现有农村面积1250余平方公里,70%以上是丘陵山地,推进乡村振兴任务繁重。如何减轻基层负担,让村级组织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记者采访了解到,渝北区探索建立了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负面清单、证明清单“四张清单”,厘清了基层组织职能边界。
其中,“负面清单”明确不得将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资等七方面执法事项交由村级组织实施。
渝北区统景镇远景村早期建设的养猪场管理不规范,群众多次到村委会反映。“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对养猪场经营者进行劝说引导。”远景村有关负责人说。
“负面清单”出台后不久,在区环保等多个部门的推动下,养猪场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农村基层组织还曾是“奇葩”证明的“重灾区”。门牌证明、健在证明等无谓的证明事项束缚了村干部手脚。
“四张清单”中的“证明清单”瞄准“万能公章”问题,明确不得要求由村级组织出具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证明,并依法取消了30项“奇葩”证明,保留依法出具证明事项七项,并统一制定了办事指南、规范了办理流程。
“从前,村民办理户口分户需要村上出具分户申请、分家协议、情况证明等,现在只需要直接到镇上的派出所办理即可。”渝北区兴隆镇平安办副主任兰张飞说。
自“四张清单”推行后,渝北累计减少部门和镇街延伸事项345项,为村级组织减负50%以上,村干部牵绊少了,有了更多精力琢磨产业,乡村治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