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为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福建省南平市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坚持系统推进、生态优先,注重规范引领、本土适用、“+海绵”模式,全力打造美丽宜居山地海绵城市标杆。
注重规范引领 保障常态长效
先行立法,提供法制保障。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城市防洪排涝等立法工作,其中《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已颁布施行,填补了省内海绵城市立法领域空白,为全域开展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提供了法理基础。
系统规划,建立管控体系。结合武夷新区建设,同步开展“总体规划-海绵专项规划-相关涉水规划”3个层级11部海绵相关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多规协同编制,强化统筹规划能力,形成全方位的规划管控体系,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完整度。
构建标准,强化技术支撑。构建《南平市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等17项“顶层引领-过程管控-绩效评价-资金保障”全周期保障体系和《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导则》等20项“规划-建设-运维”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以标准导则规范建设。
注重本土适用 探索特色方案
采取上中下模式,打造山地治水体系。围绕山地丘陵特征,采取“上截-中蓄-下排”治水模式,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实现30年一遇防涝标准(170毫米),提升城市排水能力。
探索本土化路径,形成南平海绵方案。结合南平市山区风貌特点,开展土壤渗透、多元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9项本土课题研究,探索本地化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发表了期刊论文《全域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南平市土壤下渗系数及影响因素研究》,发明了“一种水处理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等4项专利。
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海绵智慧管理。将城市数字化模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供水、燃气、工地管理智慧化和污水智能监测等内容纳入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搭建标准化海绵项目审查应用和可视化海绵数据展示应用等各类数字化平台,推动实现数据监测、统计分析等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功能。
注重“+海绵”模式 推动共建格局
坚持“国家公园+海绵”。将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一个全域海绵体,构建“一核两屏多廊多节点”的海绵空间格局,对河流廊道、生态绿廊等46个项目进行“微改造”,畅通雨水行泄通道,留足调蓄空间,提高海绵体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等复合生态服务功能,增强城市水安全韧性。
实施“城市更新+海绵”。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充分融入海绵理念,将海绵纳入审查要求,对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全过程进行海绵管控;加大老旧小区、雨水管网、公园、道路等排水设施的改造,实现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渗透、收集和利用。
探索“绿色产业+海绵”。出台《南平市新型建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新型建材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将科研、生产、运用紧密结合,形成“项目带动研发、研发提升产业”的良性循环,打造海绵城市全产业链产品体系。目前,全市已有环保型透水材料、环保检查井等本土海绵产业企业23家,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初步形成海绵产业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