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交警:智慧交通体系,打造“不堵车”的城市
城区路网密度低、过江交通不足、立体交通缺乏……但是,从2017年开始,湘潭市交警支队借智慧城市建设之机打造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让城市拥堵指数整体下降19%。
“2018年之前,这个‘大转盘’基本上一个星期堵3次车,环岛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进不来,就像是‘锁死’了一样,喇叭声此起彼伏,没有七八个交警指挥,别想‘开锁’。”曾师傅在建设路口附近上班,是建设路口君子莲环岛交通变迁的见证者。谈起以前的堵车“盛况”,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现在‘大转盘’基本没见到大堵车了。”
湖南省湘潭市君子莲环岛路口(7月14日摄)。新华网 王曦 摄
在市民口中,越来越多的交通堵点变得畅通,驾驶体验和感官也越来越好。湘潭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从2017年开始,湘潭市着力打造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城区264个信号灯路口1∶1配备电子警察,信号控制100%联网,全市264个路口智能信号机全部配备专用视频流量设备,组成的秒级全感应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了信号灯路口100%自动智能配时,“这些智能信号机就相当于24小时‘执勤’的‘交警’,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畅通。”
全自动感应二次信号控制系统就像给路口装上了全自动防“锁死”装置。当车流量达到流量临界值时,信号灯会开启,环岛进入二次信控状态;当环岛流量回落到正常值后,信号灯会自动关闭,恢复环岛自由通行,最大限度发挥环岛在非“锁死”状态下的通行效率。系统运用后,无施工、无事故等情况下,君子莲环岛再未发生过“锁死”现象,环岛内交通事故下降了70%。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治堵”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湘潭市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根据本地实际量身定制,交警部门聚焦路口信号控制,让信号灯“活”起来,以科技为载体提升道路交通运行效率。
路不堵了,人心也通了。平安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让交通参与者心情通畅,开“斗气车”、加塞车等现象不断减少,为湘潭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雨湖区白石社区:让文明因子融入血脉,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大家靠拢一些,前面小朋友举好牌子,后面大叔往左站一点儿……”雨湖区白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伍玄正组织兰亭苑社区的业主们拍“楼栋全家福”。
故事还得从雨湖区、昭潭街道、白石社区联合组织开展的一次民情恳谈会说起。去年以来,白石社区被列为雨湖区“和美社区”建设试点。今年5月的一个晚上,区、街、社区携手向社区居民征集“和美社区”建设“金点子”。退休老干部曾建光脱口而出:“进了楼道门,就是一家人。我们可以拍张楼栋全家福,留下美好记忆。”在场的人一致同意。
“别看这只是张小小的照片,它释放的正能量还真不小。”兰亭苑业主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每个楼道的居民家庭彼此间少有交流,很多人同楼层居住多年还不认识。在“全家福”拍摄中,大家畅所欲言,彼此热情交流,有效增进了邻里之情。
白石社区是2019年1月昭潭街道“村改居”新成立社区。很多基础性事务都得从头开始,就连最基本的办公用房都是借用原高标村的房子,可谓“一穷二白”。
“虽然我们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但我相信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我们党总支也要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社区自身条件差,必须借势借力,做好融合文章。”伍玄在社区党总支一次会上这样说。
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凭着倔强顽强的“拓荒牛”精神,深耕基层治理,在实践中探索出了“143工作法”:“1”即强化一个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同时汇聚邻里自治、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服务“4”股力量,细化治理路径;搭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的“3”方联动机制,增强治理合力。以社区用房为例,社区党总支积极对接,通过汇聚共建单位力量,在白石古莲城兰亭苑小区争取到了6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大大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
白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地缘、志缘、趣缘”为纽带,与便民、利民服务相融合,与文化宣传相结合,实现小区活动周周有、街区活动月月办。其中,突出特色服务,创新携手企业开办家门口老年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孵化“兰心”志愿者协会,开展白石“家文化”艺术节、家庭教育宣传周、“乐淘童年‘摊’出精彩”儿童跳蚤市场活动、“‘童’心协力,画和美社区”儿童主题绘画沙龙、“‘老’将出马,话和美社区”老干部茶话会、“‘青’囊相助话和美”沙龙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家庭文体活动,吸引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创新探索居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真正实现“家人管家事”。
“过去邻里间不常走动,邻居基本等同于陌生人,小区的事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从组建了‘片组邻’体系,邻居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小区的大事小情,我们都成了好朋友。在大家的共同关心和爱护下,小区环境漂亮多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白石古莲城夏荷里小区居民说。
韶山“小小红色讲解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他阔别32年的家乡——韶山……”7月15日,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一张巨幅照片前,一位梳着马尾辫、身穿红马甲的小女孩正用她稚嫩的童音,向游客们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一段感人的历史故事。
韶山“小小红色讲解员”活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突出作用,打造“伟人故里映山红”志愿服务品牌。活动选拔确定了40位优秀“小小红色讲解员”,围绕毛泽东同志生平事迹、思想和人格风范的主题展陈讲述红色故事,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确保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7月15日,作为“小小红色讲解员”,刘逸晨主持了“小小红色讲解员”文明实践活动的启动仪式,并为游客讲解了“开国大典”这一篇章。
“今天很荣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小红色讲解员’,我一定时刻学习、认真讲述,传承好韶山的红色基因,为我们韶山增添光彩。”刘逸晨说,做好讲解员不但要背诵讲稿,更要自己随机应变,灵活组织语言,是一次很难忘的红色文化学习经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预约管理部副部长刘湘平在点评时说,虽然孩子们的讲解与专业讲解员相比还有一点差距,但看得出来他们非常用心,从着装、声音到肢体语言都运用得很不错,“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孩子们并没有简单地背诵稿件。他们对讲解内容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创新表达意识非常强,完全达到了活动预期的效果。” 据了解,韶山冲社区联合韶山学校中、小学部,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合作,先后吸引辖区内2所学校120多名中小学生加入“小小红色讲解员”队伍。目前,已接待480余批次游客,孩子们声情并茂、口齿清晰的讲解,让游客为他们频频点赞,助力了韶山红色旅游发展。
“非遗”进校园:延纸影古韵,寻传承新路
记者走进湘潭江声实验学校的皮影戏课堂,湘潭吴氏纸影第22代传人吴渊老师正带领皮影班的同学们开展《纸影戏制作及表演》主题学习。他先为大家表演了一段皮影——人物身体的转向,台下的同学们听得入神,都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皮影道具舞动起来。在场观众也觉得新鲜有趣,与同学们一起参与其中。
“那个潘凤,派他前去迎战,到这般时候也不见回来,恐怕是……那我再派一人前去迎战可好?”谭迎和曾添翔两位同学走入不到两平米的幕布背后,用灵动的手指和抑扬顿挫的唱调表演了皮影《关羽温酒斩华雄》。两位同学骄傲地告诉记者:“未来我们将继续学习皮影戏,争做传承者。”
“非遗”传承人吴渊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希望家乡的传统文化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长大后不管去到哪里,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的印象里都有皮影戏。”
美术教研组长邓丽老师说:“以后我们美术老师将进一步推动皮影戏校本课程的创新与发展,并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皮影戏好好地保护、传承。”
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校长聂小波重点谈到了皮影校本课程进校园的重要意义。他表示,这一系列的展示活动既有力地推动了湘潭皮影艺术在校园的传播与推广,又让皮影艺术走出湘潭,为社会上更多的人所了解。同时,皮影校本课程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传递着独具匠心的工艺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皮影特色课程在艺术上给学生以熏陶,在生活态度上以积极引领,这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美育境界,更是学校美育的使命。未来江声实验学校将继续探索,多方位、多渠道地组织开展皮影戏活动,力争把皮影戏作为一个民族符号不断传承下去,展示中华文化的自信之美。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一个城市凝聚昂扬向上的力量。在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后,湘潭市从未停止追求文明的脚步,始终力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向着建设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的目标,再次全力出发。(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