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城市建设不能只有光鲜亮丽的“面子”,还要有安全可靠的“里子”,而综合管廊则为城市的“里子”提供了保障。在7月15日举办的三亚市“制度创新年”行动“大擂台”首场比拼现场,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首席创新官陈是良介绍了三亚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发利用取得新成效。
综合管廊作为现代化城市市政管道设施的重要载体,将原本分散铺设的市政管网集中放置在一间“房子”中,实现管网的统一管理,为管线提供了保护,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改善了城市的风貌、增强了城市的韧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次性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建设难度高等问题。
作为住建部和海南省的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三亚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总结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好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不足,逐步完善管廊建设管理的制度建设,编制并发布了《三亚市2017-2019年电缆管沟建设项目任务》、《三亚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和《三亚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绩效考核方案》等,解决综合管廊在规划编制、建设资金、管线入廊、运营维护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2017年起,三亚实现电缆管沟与新建道路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缩短了工程总体建设周期,节省了工程投资,提高电缆管沟的覆盖率,不断完善综合管廊系统,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目前,全市综合管廊已建成90公里,总投资约19.8亿元。其中干、支线型管廊14公里,总投资约14亿元,平均每公里投资约1亿元;电缆管沟76公里,总投资约5.8亿元,平均每公里投资约800万元。城市“空中蜘蛛网”和“马路拉链”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将探索建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长效机制,重点研究管线入廊与相关收费政策,实现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可持续发展。”陈是良表示,希望通过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创新,让三亚拥有更加完善的综合管廊规划,建成更加可靠的综合管廊系统,建立更加健全的综合管廊管理制度,切实解决城市“空中蜘蛛网”和“马路拉链”等问题,让三亚市民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