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七月份都会有很多人来这边拍鸟,我听说这边有‘凤凰’,在这蹲了好几天,它的窝就在那边。”花溪河畔的一位老人向团队成员提及。据了解,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也就是老人口中的“凤凰”,已在花溪河畔筑巢。
重庆理工大学理学院到南泉街道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近年来,巴南区南泉街道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乡村生态、宜居宜游等方面严守保护红线,生态环境持续变好,吸引了许多野生鸟类落地安家,一幅“产业美、环境美、生态美、精神美”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7月1日,重庆理工大学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来到南泉街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调查和党史宣传活动。从居民、南泉街道相关负责人口中得知,在乡村生态保护方面,南泉街道通过调整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水环境质量排查整治等工作,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改善水质量与空气质量。
在宜游建设方面,南泉街道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红色文化遗址,坚持以旅促农、以农强旅,将自然资源旅游观光、历史文化沉浸体验、饮食文化传播融为一体,并通过整合资源,引入农文旅企业10余家,发展民宿、农家乐20余家。同时,南泉街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水平,推动广大群众成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
重庆理工大学理学院到南泉街道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生态宜居是南泉街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为让居住体验有“新意”更有“诗意”,南泉街道通过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打造有情怀、有乡愁、有寄托的新农村,为更多人提供“最忆是乡愁”的情感归属和“悠然见南山”的心灵寄托。(晏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