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设网讯 (记者孙思)承载与留存、拯救与跨越、追溯与见证,人类发展的脉络一直都深刻地烙印在其栖居地的潮湿记忆之中。谁能说“一条巷道、一处村落、一个社区”的百年变迁不会比一本教科书上所讲述的百年国耻、数十载之复兴来的更加真切,令人动容?撷取一个都市、村落的搏动与呼吸,透过一处地标、景观的衰落与兴起,不仅可以洞彻一座城郭的百年嬗变,更能窥见一处“桃源”的精神底蕴。
从历史中走来,在静默中传承。建筑遗产恰如历史的绝唱,更是民族的乡愁。一直以来,保有量大、保护率低,不可移动文物的多舛命运与捉襟见肘的文保工作,都是横亘在眼前的现实难题,理论上的有效保护难以全面覆盖,远景中的高效运营鲜见快速达成,这一切都在倒逼着各地政府激发内生动力,探究精准路径,重塑传统空间。
福州
延续历史文脉 提升城市软实力
已有7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已确定和公布的历史建筑既有4批654处,依法划定的历史地段共计19片。它们皆是福州城市活的“DNA”,承载着福州的历史文脉与城市记忆,逸散着独特的福州韵味。
早在1986年12月,福州既已入选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主持编制的《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颁布施行,成为全国第二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性法规。其中许多措施在全国具有开创性,法规受到了国家文化、文物、建设部门的高度肯定。
2002年5月,《福州古厝》公开出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为该书作序时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的优良传统。”多年来,福州市始终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地投入,围绕“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以及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至此以降,该市陆续出台了《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成立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截至2017年,该市共计投入260多亿元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坊七巷、上下杭、鼓岭、烟台山、苍霞等19个历史地段相继启动历史建筑修缮利用,其中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于2006年启动保护修缮,坚持以保护规划为统领,以“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步骤加以推进,街区内28处文物和131座历史建筑得到修缮利用。
2018年8月,根据福州市委市政府战略性布局,福州各县(市)区、福州高新区结合成片旧屋区改造和文物、历史建筑保护工作,选取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群或历史建筑较为密集,能够反映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地域特色、文脉传承的区域,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2019年春节前夕,福州市将有15个承载着福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揭开面纱,向大家展示福州特色,讲述老城故事,让人们体验老城生活,留住老城记忆。
苏州
贯彻落实整体保护理念 走稳踏实古城复兴之路
自2500年前伍子胥建城以来,苏州古城一直是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重镇,古城面貌保护完好,城市文脉源远流长,历经漫漫沧桑,至今犹保持着古城“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如此完整与全面的保护世所罕见。作为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的古城保护之路已走过了三十多年历程。
1986年,该市 “全面保护古城、跳出古城发展”指导思想正式提出,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1996年, “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正式确立,为古城疏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007年,该市进一步明确了“东进沪西、北拓平相、南优松吴、西育太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将构建以名城保护为基础、以和谐苏州为主题的“青山清水,新天堂”。2012年遂又提出“一核四城”发展战略,首次明确古城的“核心”地位;同年1月,该市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随后的10月,苏州撤销原平江、沧浪、金阊三区,成立姑苏区,与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一起,实行“区政合一”管理模式,至此,古城的建设与保护迈入了崭新时期。
近年来,姑苏区、保护区始终将古城保护工作列为全区战略重心,积极探索古城保护新路径,着重推进着三方面工作的落地。
一是完善古城保护机制。苏州出台《关于加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意见》并成立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每年2亿的古城保护基金及5000万的古城产业转型升级基金,为古城保护组织和资金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构建古城保护体系。积极参与古城保护立法,《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两部重要的古城保护地方性法规于2018年3月正式施行。此外,编制与修订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古城街坊控制性详规》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明确古城保护整体蓝图。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积极开展理论研究、课题攻关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着重突出古城房屋腾迁、公房管理等方面实施细则与管理办法的研究制定。
三是精心实施六大工程。2017年伊始,苏州既扎实落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包括“古城保护示范”在内的六大工程提升工作。该项工作初步排出项目81个,计划总投资436.88亿元,力争用3-5年的时间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显现、城市环境面貌显著提升、文化旅游融合不断彰显、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的目标。
迄今,重建于南宋的北寺塔依然占据着苏州古城的制高点,默然见证着这片14.2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时和岁丰。
泸州
立足实际突出特色 为酒立法锻造“酒魂”
四川省泸州市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素来享有“中国酒城”之美誉,是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历经千载锻造,岁月为该地留下了大量明清时期国宝窖池群、酿酒老作坊、传统纯粮固态发酵酿造技艺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泸州是现存于世的全国老窖池数量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截至2018年,泸州市域范围内,共计拥有 30年以上窖龄的窖池达14614口,其中,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窖池既有6640口。如何避开闭门造车,同时又能结合地方特色,找到一条适合泸州酒文化的保护之路?为了这个问号,泸州探索了两年多。毋庸置疑,通过立法建制打造泸州千年酒文化的长效保护机制很有必要。
继2015年底成为四川首批获得立法权的城市之后,2016年伊始,泸州遂提出“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的推进原则,欲将地方特色酒文化与立法权有机结合起来,为酒立法,锻造“酒魂”,为白酒产业发展点亮明灯。
2017年,面对着全市白酒主营业务突破800亿元、增长20%,分别占全国14.3%、全省35.8%,实现利润总额69.7亿元,分别占全国6.78%、全省26.44%的靓丽成绩,泸州依然冷静洞悉:“城市建设与白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将阻碍泸州持续打好“白酒牌”。
2018年6月,泸州审议通过了《泸州市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文件要求:到2020年,全市白酒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围绕该目标,泸州进一步提出建设“优质白酒核心产能区、优质白酒品牌聚集区、白酒产业创新创业聚集区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地”四大任务。
2018年12月1日,全国首部旨在保护和弘扬白酒文化的地方性法规—《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条例》简称《条例》在泸州正式落地实施,自此,该市在白酒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上迈出了一大步,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条例》依照《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设置了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规定在符合条件的特定区域可以设立白酒文化生态保护区明确了保护区设立目的、条件、程序、规划、措施、政府职责等内容。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建设发展与白酒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并阐述了一系列创新和发展的方法与措施,界定了规划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库建设、名录保护等方面的责任主体。此外,《条例》亦明确规定了酒镇酒庄、文艺创作、有关成果的出版、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等创新发展白酒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为泸州的酒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酒城对自身发展的深刻认知、准确定位,折射出泸州人在白酒文化传承与发展上的高瞻远瞩。
平顺
让历史“活起来” 把传统村落“留下来”
行走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的山野阡陌,一个个传统村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散落其间。近年来,平顺县秉承“多留遗产、少留遗憾”理念,坚持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启动“传统村落保护行动”,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
一是让传统村落“留下来”。有着“鸡鸣三省”之说的平顺,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开展了传统村落数量及现状摸底调查,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群众座谈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之上,各传统村落均建立相应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行为,变政府“主动保护”为全社会“共同保护”,让大家共同参与到保护传统村落行动中来。同时,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聘请专家和专业设计团队,针对各传统村落不同情况,提出具体修复、保护方案,防止传统村落建设“千村一面”、千篇一律。此外,建立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机制,聘请各传统村落村民小组组长为“规划落实监督员”,及时劝阻村民不安规划要求的维修及翻修行为。
二是让传统村落“活起来”。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平顺坚持将传统村落周边的奇特自然景观一并考虑、一起规划、一同保护,充分挖掘各传统村落的生态文化内涵,彰显区域不同特色。同时,在活态的环境里传承历史,在开发的过程中加强保护,将已失传的、遗失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收集整理,建立起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此外,为避免走入“贫穷落后留不住村民,商业开发容不下村民”的怪圈,县财政加快完善传统村落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传统村落居住条件,保护“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活,使居民能够“留得住”,传统村落生命力持续旺盛。
三是让传统村落“活得好”。平顺秉持“以开发带动保护,以保护促进开发”策略,使得传统村落村集体及村民在开发中增收,形成了保护与开发良性循环,有效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产业大发展。经过几年努力,该县年接待游客量达106.06万人次,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8亿元。乡民们的思想彻底实现了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转变,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承办起“农家乐”,发展特色种植和休闲采摘,丰富了“乡村旅游产业链”。
2018年年底,平顺县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此举为增添平顺的潜在竞争力,为发展该县全域旅游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丰厚坚实的人文基础。
平顺,2019再出发……
(原文见载于《中华建设》杂志2019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