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抱,碧水蜿蜒,红墙绿瓦……众多学生心中的“梦中情校”已然变为现实。近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的深圳校区一期建设将于6月完工。中山大学是深圳的第二所985高校,已经拥有在校生1万多名。校园建设从破土动工到完成建设,历时5年。
空中俯瞰,校园建筑布局犹如“凤引九雏”,寓意社会繁荣、吉祥如意。在校学生表示:“如同置身‘魔法学校’,看到这么漂亮的校园,心情真的是会变得很好!”日前,羊城晚报独家专访了学校相关负责人和设计团队,了解他们如何“施展魔法”。
构建山水相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
中大基建处处长罗愈业介绍,2016年8月始,中大深圳校区作为深圳市重点项目,组织了集群研究工作坊及三个标段的国际竞赛,吸引了全球顶尖的近100家单位参加,是近年来影响最大、应征单位最多的校园规划设计之一。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最终由三家单位组成联合设计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总体规划与总体设计控制,以及图书馆、医学园、西教学楼等设计;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负责逸仙楼、理学园、工学园、东教学楼、中山堂、体育馆等项目的设计;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东西生活区设计。
罗愈业表示,中大深圳校区规划设计坚持“形神兼备、和而不同”设计理念,体现“中国风格”,继承发扬“中大文化”,运用“现代技术”,融入“地域特色”。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和可生长校园的建设理念,体现大学的本义与社会责任,打造一流的校园空间及建筑内部交流空间,彰显办学特色。
在总体格局上,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团队提出了生态校园的设计策略,依据深圳校区一山矗立、七丘拱卫、新陂头河东西向横贯其中的地形地貌来布局。深圳校区注重生态保护,将校园用地的中央山体及七座小山体完整保留,成为校园的生态绿核,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化设计,尽量提高建设用地使用率,使得整个校园成为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可生长的一流生态校园。
在建筑布局上,设计注重疏密有度。在靠近城市的外围,校园建筑端庄大气,形成浓郁的文化气息。在临山一侧,建筑依山就势,灵活布局,与山体景观相互渗透,形成一种建筑与生态共融的格局。
生态修复是深圳校区一大重点。在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当属图书馆,作为学术殿堂屹立于山林之中。据中大深圳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负责人、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丘建发介绍,图书馆选址原为山腰采石矿而形成的深坑,山林已被破坏,设计师巧妙地利用这一特殊的地形地貌,顺应地形从山顶到山底依次布置图书馆、公共教学楼、报告厅、服务中心,形成顺山而生的山地建筑群,拾级而上的台阶结合景观设计,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场所。原有已破坏的山体已被修复,山林郁郁葱葱,山体与建筑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所风貌独特、融于自然的生态校园。
同时,海绵校园也是设计的关注点。丘建发告诉记者,中大深圳校区山体较多,有较大的山坡汇水。设计方案通过池塘、下沉绿地,对雨季山体的地表水进行有效吸纳、缓释、蓄渗,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提高道路的排水能力,提升校园排水的安全水平。
设计团队规划以湿地公园为海绵校园的主要骨架,通过梳理校园的分水、汇水路径,结合地形建立海绵校园结构,形成排-蓄-防结合的雨洪应对系统,山下植草沟、雨水花园有效地构筑起雨洪海绵走廊。对原有河道进行优化,改善了水系生态和一河两岸自然景观。沿河布置了体育馆、大礼堂等项目和园林景观,形成一条风景优美而富于校园文化功能的滨河景观带,构建山水交融、富有生机的绿色校园。
在绿色建筑方面,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统一,优先发挥被动技术,辅以高效主动技术,权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综合利用绿色生态的设计策略,海绵城市与LID(低影响开发)技术、建筑节材与节水技术、室内环境控制技术、智慧校园与建筑能源管理等实施技术,实现“绿色、海绵、智慧”校园的绿色建筑目标。
传承百年中大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
“中大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广州校区建筑群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中大在每个校区的建设都非常注重文脉的传承、百年学府形象的展示,深圳校区也不例外。”罗愈业表示。
“我们的规划传承了中大的传统空间特质,多处独一无二、别具风格的亮点空间,创造出具有集体记忆与情感的场所。”丘建发介绍称,从校园南面主入口,呈现了一条“礼仪轴线”,由南到北,入口广场、逸仙楼、图书馆、中山堂等具有中大特色的建筑和校园景点,形成具有礼仪、象征意义的传统空间序列,与老校区遥相呼应,同时建立了校园的空间秩序,打造出深圳校区特有的景观序列。
深圳校区的建筑也传承了中大传统特色。据介绍,尽管采用了高密度高层为主的形态,但群体组织依然保留了院落组合的中大传统特色,造型宏伟大气,沿用中大老校传统建筑“三段式”构图,裙楼部分采用了骑楼柱廊等岭南建筑元素,立面精致的红砖组合,有韵律的开窗肌理,局部拱券的点缀,外观选用富有中大特点的红砖材料,基座采用稳重厚实的石材,屋顶采用中大经典的绿色琉璃瓦……这些都传承了老校区书院建筑的文化精髓,让人深深感受到百年学府文化气息。
同时,各建筑组群又和而不同,各具特色。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医学园错落有致,由拱券柱廊围合“杏林方院”;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设计的逸仙楼、理学和工学园在校园主入口展现端庄典雅的礼仪形象;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的学生宿舍以模块化和连廊相结合的格局,使生活组团规整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宜学宜居的大学校园
深圳校区不仅“颜值高”,而且很“实用”。罗愈业指出,该校区按照中大战略发展目标,突出新医科和新工科,建设文理医工农相对齐全的学科布局,以及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构建完备的高水平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的需求,为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提供有利的办学条件。
丘建发介绍,在功能分区的规划上,采取了创新复合的布局,区别于传统院校,深圳校区的公共教学、学院科研适当混合,在师生使用频繁的路径上,随处可见各类公共交流和共享空间,“为不同学科的师生提供更多空间上的沟通机会,激发交流、合作与创新,促进学科的融合发展”。
在学科建设上,深圳校区的设计引入“大学科平台”理念,打破了传统的院系分散格局。大体量的学科组群建筑,使师生可以在一组建筑内高效完成学习、科研、实验,通过公共教学和科研平台,充分利用共享设施,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产学研协同发展。
记者留意到,校园处处可见人性化的设计,体现以人为本、以师生为中心——建筑组团东西科学布局,设有教学、生活、体育设施,尽可能为师生在工作、学习与生活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校园规划建设了风雨连廊系统,以骑楼空间、遮阳廊道、依山架空步道等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连贯的步行空间,实现全天候无障碍的步行环境,适合深圳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从教学楼到山顶图书馆的自动扶梯、服务设施,不仅化解了山地高差问题,还为师生的步行提供了便捷条件。
在交通上,校园注重人车分流、步行优先。对外联络较多、车流量较大的功能布置在外围,大部分车流进入校园后驶入地下停车场,减少车流对核心区的影响。教学科研等核心功能区域通过管制、减速带、限制路面宽度等措施,减少中心区的机动车流,保持校园内部宜人的步行环境。
罗愈业表示:“这里有丰富的交流场所、宜学宜居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与环境融合的公共空间,到处呈现出大学本有的高品质氛围。”在校师生在半山广场的水边聊天,在滨河运动公园散步慢跑,在书山径的树荫下阅读,在组团庭院中学习交流,在湿地公园亲近自然……这样的“诗情画意”已逐步成为深圳校区的生动实景。(记者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