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从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到保护历史名城

2023-03-10 09:25:15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摘要:建设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纳入公益诉讼领域……一“新”与一“旧”,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主席李青念兹在兹。
建设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纳入公益诉讼领域……一“新”与一“旧”,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主席李青念兹在兹。

将气候适应性理念纳入青藏高原城市建设

李青日前对记者表示,青藏高原作为全球中纬度地区海拔最高的地域,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明显,根据青海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监测公报显示,青海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长期发展来看,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不可预见的风险会越来越高。应对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趋势利弊,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是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降低城市运行风险,保障城市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举措。”李青表示。

如何建设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她建议,立足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国家有关部委应积极开展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理念探索,从顶层设计入手,科学预判城市面临的冲击(突发影响)和压力(慢性持久影响)两大气候变化风险,大力支持青海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纳入城市建设。

同时,李青建议开展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研究等重大科技课题和前瞻性研究,探索青藏高原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新机制和路径。

“加快整合气象、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等监测基础数据,综合利用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把灾害程度降到最低,为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提供保障。”李青说。

让公益诉讼为历史文化名城戴上“保护罩”

“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在公益诉讼领域存在法律空白,仅有个别省(市)将其纳入公益诉讼领域。”李青说,检察机关作为诉讼主体办理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相关案件时,由于信息匮乏、专业知识不足,存在一定困难。

李青认为,公益诉讼主体存在缺位现象,公众参与不足,“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因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或无力承担成本,致使诉讼主体以检察机关为主,易出现无人诉、无法诉、不愿诉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检察机关法定公益诉讼办案领域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雄烈士权益保护等。

“需要尽快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纳入公益诉讼领域。”李青建议。

李青建议,加快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纳入公益诉讼的相关立法及制度建设工作,“可参考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通过法律法规允许检察机关和符合相应条件的社会组织作为公益诉讼主体。”

同时,李青认为,应建立行政监管与公益诉讼联动机制,如部分地区探索的在检察机关设立专门的“公益诉讼检察干警”“文化遗产检察官”负责公益诉讼,同时在政府部门设立“特邀检察官助理”协助提供专业咨询,解决公益诉讼案件中的专业性问题。

“由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丰富,保护范围较大,需畅通线索来源机制。”李青表示,应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公益诉讼,“一些地区联合主流媒体成立公益守护联盟平台,实现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的‘双剑合璧’的作法值得借鉴。”
下一篇:

南京栖霞长江村开展美丽乡村志愿行动

上一篇:

乡村振兴 我们这样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