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创新增强城市韧性,建设能够及时有效抵御危机并兼具包容性的未来城市?3月6日,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Re:Think 2022智慧城市与韧性未来”会议上,中外专家学者齐聚成都,共议智慧城市与韧性未来。
城市的韧性未来
成为“巨人”先造平台
城市是大部分人居住的家园,同时也是创新和前沿科技萌发的中心。主论坛中,嘉宾们聚焦于科技和创新如何赋能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去塑造更具韧性的未来进行了探讨。
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的韧性未来”为题进行了分享。从字面意义来看,韧性城市指的是对冲击的缓冲能力。打造一座韧性城市则需要从规划策略到风险管理、从基础设施到生命线工程等多种要素在内的全方位部署。“巨人的肩膀是平台、逆向的创新、无形的资产、具有韧性的生命线工程体系。”针对一座韧性城市的“建筑”,刘燕华在演讲中提出这四个重点。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刘燕华认为,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巨人”,必须要打造平台。平台是什么?“平台并不是建立一个机构,比如孵化器、实验室之类,而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体系,每一个平台建设必须要扮演特殊的角色。”
谈到逆向创新,他认为,用未来倒逼现在的逆向创新模式颇为契合韧性城市的建设,“用过去来推导未来,这是计划。用未来倒逼现在,是策划。”他认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就是要从风险分析入手,防患于未然,因而,逆向创新活动应该成为城市经济系统和发展建设的主导方式。
针对无形资产,在科技人才、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基础上,刘燕华还做了更多延伸。在他看来,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声誉、人民的生活品位在具备了独到特色和吸引力后,同样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
刘燕华重点谈到了“具有韧性的生命线工程体系”的建设,他认为这一工程体系是韧性城市的基础。所谓“韧性的生命线工程体系”并非仅指简单的物理载体,韧性的科技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均是生命线工程体系的组成部分。简单来说,科技系统需具备灾害的预测与预警能力,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需具备对突发灾害受损的判断、应急能力和决策力。
“信息技术要服务于各个领域,必须打造平台建设;城市的发展潜力取决于思路,即创新的逆向创新;未来城市价值的高端是无形资产;未来城市韧性的底气是注重生命线工程。”演讲尾声,刘燕华对“科技创新赋能城市的韧性未来”做了一句话总结。
从“新课题”出发
迈向韧性城市需十步骤
韧性城市具有吸收、恢复以及防御未来冲击的能力,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社会福祉和包容性的增长。韧性城市是应对越来越多不确定性的一项长远的、具体的战略措施,也是一门“新课题”。那么,如何迈向韧性城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主论坛演讲中分享了迈向韧性城市的十个步骤。
这十个步骤,既有着眼于具体的“新建和改建公共建筑,应考虑平疫结合、平灾结合”“编制生命线工程”等“战术”,也有着眼于方法的“建立韧性城市设计研究的新机构”“转变传统的城市安全和防灾思维观念”的“战略”。
仇保兴在分享中谈道,推行韧性城市也是一次对决策者和市民观念的更新。仇保兴说,面对灾难,传统的城市安全和防灾思维就是建造巨大的拦水坝,把各种灾害和不确定性都拒之于城外。“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工程浩大、浪费巨大,有时候还会制造出新的脆弱性来。这种把灾害挡在外面,企图用集中化、大型化、中心控制的模式,实际上正在成为脆弱性的源头。因此,一定要转变观念。”
他认为,无论是生命线,还是城市的空间结构,抑或是城市的运行,都应该追求韧性的模式。所谓的韧性,就是要用分布式,用在城市的供应链上,化整为零。“韧性城市是对原有工业文明时代建设思路和模式的创新,必须与分布式的生命线协同建设,即韧性、宜居、智能是三位一体的设计方案。”
炉边对谈“国际合作共建全球韧性”的环节,则是聚焦于共建全球韧性,邀请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塞浦路斯驻华大使玛莎·玛夫罗玛蒂、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倪瑞兰、加拿大驻重庆代总领事谢和安四位对话嘉宾,进行了一场开放式的交流。
对话中,几位嘉宾分别交流了各自对于“韧性”的理解以及如何让韧性发挥作用。他们均认为,科学的规划是提高韧性建设、提高城市韧性的基础。谈及如何面对极端气候下频发洪灾、山火、地震等灾难事件,构建韧性城市,几位嘉宾表达了同一个观点,极端气候所引发的自然灾害事件是一个全球各国都在面临的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彼此分享知识,紧紧携起手来共同面对。
当天的会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四川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晓萍分别着眼于低碳经济、全球环境治理与展望、城市社会治理等不同维度分享了真知灼见。
在圆桌会议环节,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以“高新造”地震预警系统为例,与来自企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嘉宾探讨了科技创新对于韧性城市提供的动力。(记者 吴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