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桂东摄
节目通过画面的今昔对比,大量的街头采访,和“海绵城市”项目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向全国观众呈现了该市“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付出的努力以及优秀的成果。改造后的萍乡面对城市内涝“收放自如”。“海绵宝宝”让萍乡这座百年工矿老城焕发新的生机。
该市是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在试点城市年度绩效考评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
该市属于典型的江南丘陵城市,地处湘赣分水岭。城区被山体围绕,改造前,每年大雨来袭,都会发生严重内涝和山洪灾害。该市同时也是百年煤炭城市,地下有巨大采空区,是全国103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治涝和治旱两个问题需兼顾。
严重内涝,“城市看海”,导致每年都有几百家商铺被水淹,汽车被水泡,市民怨声载道,也让我市一次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城市改造迫在眉睫。2015年,我国开始“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该市积极向国家申报,经过专家评审,成为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项目建设之初,面对广大群众的不清楚、不理解、不支持,市建设局把自己的家属院作为第一个试验场进行改造。第一个“海绵体”完成后,雨天不积水,道路不泥泞,走路不脏鞋,雨水能够净化循环使用,老旧小区换了容颜,真正达到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要求。市建设局用实际成果争取到广大群众对项目建设的全力支持。金典城小区群众甚至写下联名书信,申请对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
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同时聘请了北京专家技术团队作技术指导和专业设计师,第三方技术服务团队为整个“海绵城市”试点提供全程服务。
建设中,老城区和新城区各有招数。新城区的新建住宅、公园绿地等严格按照“海绵城市”标准建,注重系统建设。老城区则重点修复地下管道,增强雨水渗蓄功能,解决内涝和水污染问题,道路绿化隔离带、人行步道,一律采用透水设施。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资金,为破解资金难题,我市对新建小区,在传统施工工艺上,植入海绵元素,由开发商出资;对有回报的项目,组织有实力的企业竞标参与,引进社会资本;对公益项目,主要由政府主导,向银行融资,先后筹集资金40多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让百年老工矿城市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该市既是煤炭城市,也是工业陶瓷主产区,在过去几十年间,大量的煤矸石和陶瓷废料堆积如山,无法消解,然而这两种材料打碎之后,恰恰适合制作透水砖、透水混凝土,“海绵城市”建设正好用得上,不仅本地使用,还远销省外。到目前为止,该市上下游海绵产业有60多家,产值近50亿元。
既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又提升人们的居住生活品质,该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3年来,收效明显,为更多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