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进程中,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毕马威中国顾问李慧琼建议,推行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制度,助力“双碳”战略深入实施。
一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包含建筑材料生产、建筑建设施工、建成后的运行维护三个环节。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统计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三个阶段的碳排放比重分别为28%、1.0%和21.6%。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6%。这也说明,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李慧琼在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绿色转型面临两个错配难题。一个是性能错配,绿色建筑评价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建筑设计与运行之间存在性能错配,无法确保专案建成后绿色性能与当初设计完全相符。另一个是时间错配,二星以下建筑在竣工直接评定,三星建筑在运营期结束后评定。
李慧琼建议,引入绿色建筑保险机制,以市场化手段保证绿色建筑实现预期的星级标准,可以有效破解从绿色设计向绿色运行转化的难题。
她表示,欧美国家围绕服务绿色建筑,探索研发了丰富的保险产品体系,在助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也强化了保险对绿色建筑的支持。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会同有关部门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强化绿色保险支持。同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开发商投保全装修住宅质量保险,强化保险支持,发挥绿色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作用。
李慧琼建议,首先应该全面引入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制度,通过政府部门引导和市场运作联动,实现预防、监控和补偿相结合的闭环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绿色改造和货币赔偿双支撑,助力双碳战略。
其次,对购买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的企业,按照保费一定比例进行财政补贴。一方面为绿色建筑的性能提供风险保障,另一方面保险机构也可以聘请风险控制机构,监控和规范绿色建筑的整个建设过程,助力绿色建筑达到其预定的星级目标。(记者 王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