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盘龙区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系统谋划,全域推进,科学实施“水资源集约、水生态良好、水环境改善、水安全保障、水景观优美”的城市发展战略,助力昆明市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生态宜居高原湖滨海绵城市,并连续三年在全市海绵城市建设考核中获第一。
系统化全域推进打造“会呼吸”的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盘龙区已具备坚实基础。据介绍,盘龙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的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齐抓共管、分工明确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压实工作责任。
在规划引领方面,编制完成《盘龙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盘龙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等“硬规”,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工作任务等。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技术指标文件,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排水分区、雨水组织、设施布局、设施规模等指标体系,为盘龙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在项目建设方面,按照《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升改造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3年)》要求,对照《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库(2021—2023年)》,全面梳理全区海绵设施建设情况,建立盘龙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加快推进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并按时限完成。
在技术创新方面,尝试利用科技手段将海绵城市建设数据录入地理信息系统,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新路子,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新模式,保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序推动。
在资金使用方面,以示范建设目标为导向,系统化梳理前期条件成熟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争取资金补助,通过市级复核,去年盘龙区9个项目争取到了海绵示范项目补助资金,金额共7620万元。截至2022年10月,盘龙区已完成219个项目的实施,累计完成投资额超4亿元。
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设项目
按照国家、省和市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盘龙区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完整社区建设等相关工作的结合,建成了一批典型项目。
结合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建设方面,因地制宜地增加海绵设施与主体改造项目同步实施,提高雨水径流就地积存和蓄滞能力,同时,持续完善海绵城市监测系统,不断推进辖区监测系统的建设。据介绍,盘龙区辖区内二环内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年限较早,现存的老旧项目数量巨大,既有项目海绵提升改造工作只能依托城市道路综合提升、旧城改造、雨污分流等项目实施。下一步将结合辖区雨污分流项目,同步实施部分海绵城市监测系统,对老旧城区提升改造项目落实海绵城市情况进行监测,加快推进辖区海绵城市监测系统建设。
结合防洪项目建设方面,通过完善片区排水管网、增设路面雨水收集设施、建设智能截流井等措施,进一步补齐城市防汛排涝短板,增强排涝基础设施能力,提高淹积水处置效率,减少城市主要淹积水点积水面积及处置时间。据了解,今年计划投资800万元,从主要辖区主要雨水排口泵站建设、防洪通道治理、已建防汛排涝设施的系统完善、等五个方面,继续补齐城市防汛排涝基础设施短板,努力做到雨季“少淹水”,进一步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因地制宜推进各汇水分区达标建设
在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盘龙区以辖区内汇水分区为单元,认真分析各汇水分区规划目标和各项海绵城市建设考核指标达标存在的问题,以问题和建设目标为导向,列出建设项目和建设计划,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建设理念,统筹汇水分区内的源头减排项目的建设和提升改造、城市内涝治理、排水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
据介绍,盘龙区积极开展海绵型建筑小区、城市道路与广场、公园绿地、海绵水系建设,同时推进雨污水管网建设、老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水环境治理、面山防洪等项目,在区域性海绵城市建设层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面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管控分区面积达道25.99平方公里,占盘龙区建成区面积的38.42%。
到2030年,昆明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对照这个总体目标,盘龙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盘龙区将在新建项目中严格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同时聚焦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进一步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确保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同期配套建设满足径流控制要求的海绵设施。此外,还将继续开展子排水分区划分工作,逐年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扩大“海绵红利”覆盖范围,让海绵城市尽快由设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