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深度融合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做好顶层设计 提供技术支持
四川省着力做好顶层设计,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实施路径,提出加快建造方式变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市场资源,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
同时,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纳入产业转型升级重要工作,谋划产业布局。印发《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五年行动方案》,明确2021~2025年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阶段性目标、重点任务,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制定《四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关于在装配式建筑推行工程总承包招标投标的意见》《四川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规范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标准及规范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
“我们建立了装配式建筑产业专家库,指导行业协会成立A级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高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专业性,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成立四川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产业联盟等,以开展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成套技术科技攻关,推动产业链各环节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构建标准体系 夯实发展基础
为更好地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构建标准体系,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4部门印发《推动全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聚焦绿色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动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工艺、监督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形成各环节标准化体系数据库,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互通共享。
据了解,截至目前,四川省共发布装配式建筑技术地方标准36项、图集15项,涵盖设计、生产、施工、装修、验收等全过程要素环节,基本满足装配式建筑发展技术标准需求。
实施培优扶强,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形成中国五冶等一批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重点企业。
其中,四川华西集团、成都建工集团等12家企业被评为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支撑装配式建筑发展市场供应。“现在,四川省已有27家企业通过部品部件生产质量保障能力评估,43家企业获省级产业基地认定,装配式建筑产业已基本覆盖全省各市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四川省推动装配式建筑大量应用于房屋建筑,装配式建造技术不断向市政道路、桥梁、综合管廊、临时设施等工程领域推广应用。
成都市148所公立幼儿园、三环路54公里人行道改造铺装,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大型综合管廊项目,四川省100余座互通立交桥及人行天桥等项目均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还在成都、乐山、广安、宜宾试点建成100座装配式公共厕所,凉山、甘孜等地近300万平方米易地扶贫搬迁农房建设均采用钢结构建筑。
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开发“四川建筑云”平台,推动数字赋能,加强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集成与创新应用,推动发展智能建造技术,构建数字化工程施工管理新标准,用“数据”推动“工程”,提升产业发展新动能。
推进项目建设 强化人才培养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立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并组织实施全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各地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形成良好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专项资金8000万元,用于奖补装配式产业园区、示范项目和产业工人培训基地等。
同时,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建设,明确成都、乐山、广安、眉山、宜宾、西昌6个城市开展装配式建筑试点,成都、绵阳、宜宾、广安、甘孜、凉山6个地区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总结试点工作、评估试点成效、推广试点经验。据了解,四川省已累计完成示范项目达376万平方米,其中,钢结构住宅约200万平方米。
为强化相关人才培养,四川省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资源优势,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提升技术能力,四川省组织召开2届川渝推进装配式建筑现场观摩会,连续4年举办全省装配式建筑技能竞赛,着力培育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模式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我们利用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四川建筑业发展服务平台等媒体,广泛宣传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知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社会认知度。”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装配式建筑,旨在营造各方共同关注、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和市场发展。
来源:中国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