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地下综合管廊 建设中的“头脑风暴”

2022-12-20 14:32:44来源:中国改革报   
核心摘要:畅行在城市街道,也许你不会想到,在人们看不见的地下,一条条城市“大动脉”正源源不断地为市民输送水、电、通信信号……这就是被称为城市“生命线”的地下综合管廊。深圳深汕合作区科教大道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例。
畅行在城市街道,也许你不会想到,在人们看不见的地下,一条条城市“大动脉”正源源不断地为市民输送水、电、通信信号……这就是被称为城市“生命线”的地下综合管廊。深圳深汕合作区科教大道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例。
 
科教大道项目作为深汕合作区“五橫六纵”内部骨架路网体系中的一“纵”,不仅是高铁门户、北部生态休闲片区的公交主走廊、景观大道,还是人们眼中未来的科技创新功能集聚轴。作为参建单位,中铁十五局五公司从项目起步伊始始终秉承绿色、科技的宗旨,努力用施工创新和技术创新为科教大道建设添彩。
 
“项目施工采用轻型易安特塑料模板,工艺简单、质量轻、成本低,与竹木模板相比较强度更好,从长远上来讲对生态环境有益。”谈及项目的施工创新和技术创新,深圳科教大道项目部经理李加华如数家珍。
 
李帆是科教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的现场负责人,所负责的综合管廊段位于项目标尾,为“U”型下沉式综合管廊。下沉段要下挖十四五米,遇到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大,施工时防护措施必须要做到位。为此,李帆反复钻研,对管廊基坑开挖前采用降水井排水,保证开挖面处于干燥状态,然后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同时对于管廊主体采用整体浇筑工艺,减少综合管廊施工缝,降低漏水概率,保证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多种市政公用管线综合集中于地下隧道空间的地下综合管道,兼顾了城市的“面子”和“里子”,解决各种管线蛛网密布、路面反复开挖等问题,改善了城市空间。但管廊施工对于项目部大多数人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项目生产副经理王飞来说,管廊施工也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全新课题。面对最困难、危险的管廊深基坑开挖,他带领测量人员反复勘测,与技术部门不断比选方案,最终选择使用“内循环”的开挖方案,即第二段的开挖土回填第一段施工好的管廊两侧,既加快了施工进度又很好地实现了全线土方调配,达到了双赢。这项课题的圆满解决,也为后续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
 
传统的巡检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而地下管廊存在潮湿、光线昏暗、有害气体泄露的环境特点,且受其全封闭特性的影响,人工巡检方式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极易出现漏检,且对于巡检人员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而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上线后,实现了移动探测端所采集信息的显示、数据库的建立与故障诊断功能。
 
除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进程中,项目部以Q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施工创新活动,采用头脑风暴法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对影响地下综合管廊表面混凝土平整度、合格率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保障了施工质量提升。同时,感温光纤、抗震支吊架先后登上管廊施工的舞台。施工过程中运用科技智能化手段,也适应了城市建设智慧化的需要。
下一篇:

山东青岛:市南区日照路1号拟进行危房及基础设施改造

上一篇:

广西推广装配式建筑工作措施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