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推动绿色建材发展已成为响应“双碳”战略的重要路径。日前,记者跟随市工信局走访泉州装配式建筑企业时了解到,随着制造技术迭代更新,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装配式建筑产业进入培育发展期,成为建筑建材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截至目前,泉州装配式建筑已实施项目达286个,总建筑面积达到1016万平方米。
自带绿色基因装配式建筑进入培育发展期
走进中闽建研工业化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闽建研),记者看到,用于员工宿舍和办公的7号楼与8号楼正加班加点施工建设中,施工现场没有漫天扬尘,不见成堆垃圾,噪音也减少了许多。据介绍,这是两栋装配式建筑,预先在车间内生产制造好的预制双面叠合墙、预制叠合楼板、预制三明治墙板等各类建筑构件,通过机械设备像“搭积木”一样组合拼接,由此两栋大楼逐渐拔地而起。
“这两栋大楼的装配率为65%,达到装配式建筑一星标准。”中闽建研工业化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少伟介绍,实际上,装配式建筑并非新兴事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就开始广泛应用,如今已进入相对成熟、完善阶段。“2013年国内开始推广装配式建筑。这一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指导文件,拉开了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序幕。”
绿色低碳、节能降耗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标签”。张少伟告诉记者,装配式建筑能够减少水消耗和建筑垃圾,由于预制构件是在车间内生产制造,用水可以循环利用;生产中沉淀的砂石等可以在车间内回收利用,也不会产生包膜等余料。同时,由于是预制构件,施工现场不再需要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木模板,按照10万立方米来计算,可以减少2000亩左右的森林砍伐。“经过测算,相较于传统施工作业,可减少工期20%、节省模板81%、节水36%、减少施工现场垃圾71%、减少现场粉尘50%,造价基本持平。”
引入信息化产品全过程质量可追溯
在中闽建研生产车间内,机械手、翻转机、输送料斗、混凝土分配机、侧翻机、摆渡小车、码垛机等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自动化、数字化成为该生产车间的主要特征。据介绍,该车间于去年6月正式投产。
车间入口处预制叠合楼板成品整齐地码放着,其中一根从混凝土中延伸出来的钢筋上粘贴着一个二维码。“二维码连接着后台的信息化系统。”张少伟告诉记者,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该款产品所用砂石、水泥、钢筋等原材料的进厂、验收、出库、发货等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借助信息化系统,从下单开始到送到客户手中,实现了产品全过程质量溯源。”
“我们还在不断推进5G、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应用。”张少伟说,比如公司采用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进行项目预制深化设计,模型整合生产、运输及吊装等全过程专业三维信息,并自动生成产品构件生产图纸,提升了专业间协同水平,减少差错,提高了效率。
推动绿色转型装配式建筑产能居全省前列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建筑行业上下游加起来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50%。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建材生产和建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据了解,泉州持续推动建材建筑产业绿色转型,助力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持续健康发展。今年,泉州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加快推动泉州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发展,实现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绿色低碳转型升级。《通知》明确,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至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须达到40%。从2022年起,总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国有投融资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筑。
11月26日,由泉州市绿色建筑研究会主办的泉州市第三届绿色建筑技术论坛暨绿建产品展示会举行。记者获悉,今年1—11月,全市实施装配式建筑项目69个,面积201万平方米。项目涵盖住宅、学校、医养、办公、标准化厂房等多种类型,取得良好试点示范作用。先后建成产业化基地14家,包括PC构件6家、钢结构4家、内隔墙板4家。PC构件年设计产能约50万立方米;钢结构年设计产能达到20万吨以上;内隔墙板年设计产能400万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项目规模、生产基地数量和产能等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