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烟台发布《烟台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全面规划实施我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的,具有烟台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壮美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一核引领”,常住人口超350万人
统筹考虑全市各区域基础条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我市未来构建“一核引领、三带贯通、六圈聚力、多点支撑”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协同、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整体发展格局。
到2025年,烟台市落实“12335”大城区建设格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着眼“一核引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和辐射带动力。努力于青山绿水之间“伸展两翼”,隆起北部沿海城镇化综合发展带,向东全面提速牟平区融入中心城区发展步伐,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向西,加快建设蓬莱“烟台城市副中心”,扩大城市规模,夯实制造业基础,为城市经济发展贡献更大份额;向南,依托纵贯南北的交通干线优势突出“对接融合”与“节点支撑”,让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更好融合,将栖霞建设成为中心城区—莱阳—海阳中部城镇化提升发展轴(带)上的重要支点城市;将桃村镇、回里镇等一批卫星镇、专业功能镇、特色小镇打造成为承载城市拓展的城乡融合样板区,助力中心城区昂起领航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龙头。
高标准建设黄渤海新区,尽快建成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共生的现代化滨海新区,到2025年,新区GDP达到1700亿元,常住人口规模达到65万人左右,再造一个烟台开发区经济体量。高品质打造幸福、八角湾、牟平、夹河、蓬莱“五个新城”。
到202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35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83%左右。
“六圈聚力”,培育六市特色增长极
“六圈聚力”,即以龙口、招远、莱州、栖霞、莱阳、海阳为骨干,以人口产业加快集聚为目标,建设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按照规划,到2025年,龙口、招远、莱州、莱阳、海阳、栖霞六个县级市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六县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2%、61%、58%、56%、54%和45%,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纽带作用和在县域城镇体系中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支持龙口领先发展,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北方样板、山东龙头。
推动莱州、招远两市转型发展,支持招远打造国内一流的黄金名城、区域领先的绿色能源名城、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植物基名城。
支持莱州打造全省制造业创新转型示范区、山东现代能源示范区、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连山贯海的高品质滨海文旅康养名城。
推动海阳、莱阳、栖霞突破发展,支持海阳建设航空航天名城、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和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城市、海上风电融合发展集聚区。
支持莱阳建设全省同城化发展和城乡融合样板、国内知名的绿色健康食品名城。
支持栖霞打造享誉国内外的中国“苹果之都”和康养旅居休闲名城,创建国家苹果产业功能区和“两山”理论实践基地。
特色小镇成城乡间联通“纽带”
城乡之美,没有千篇一律,却是千姿百态。
未来烟台市,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纽带作用,着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将小城镇打造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加快推进新生小城市试点培育,培育镇区人口过10万、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新生小城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引导村(居)人口向县城、小城镇周边集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将全市147个乡镇(街道)分为重点镇(街道)、中心镇(街道)和一般乡镇三类。推动重点镇建设与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将中心城区周边的小城镇培育成为卫星镇。支持中心镇依托区位优势或独特资源,建设专业功能镇。将远离城市的一般小城镇培育成为服务乡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的重要平台。选择一批区位好、基础优、潜力大的中心镇向小城市转型。
培育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的特色小镇,持续推动特色小镇挖掘地理标志产品和文化内涵,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建立多元化主体参与的特色小镇投资运营模式。
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烟台市以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居住证制度,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所有常住人口。
凡在城镇具有居住、就业情形之一,均可自主选择落户城镇,全面取消就业年限、社保年限等条件限制,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及新生代农民工人口落户城镇渠道,着力解决长期在当地稳定就业居住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畅通入乡返乡落户渠道。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或农村房屋所有权等基本生活基础的人员回原籍经常居住的,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可将户口迁回原籍。农村籍高校毕业生根据本人意愿,毕业时可将户口迁回原籍地或就业地,农村籍退役军人退役时,按照退役安置政策可在原籍落户。支持在乡村企业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在乡村依法投资经商或兴办实业以及依法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并依法经营入乡返乡就业创业连续一年以上的城镇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入乡返乡落户。
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均能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逐步实现住院、门诊费用线上线下一体化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增加普惠性托育和学前教育供给,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外地老年人同等享受本地优待项目。
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体系。统筹城镇中等及以下收入家庭、新市民和引进人才住房保障需求,实现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全覆盖。
智慧城市,指尖民生
到2025年,曾经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奇思妙想已走进了市民的现实生活。
烟台市将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智慧城市支撑能力。全面推进5G网络部署与规模组网,推动公共资源向5G基站免费开放,到2025年投运5G基站数量25000个。
启动建设烟台“城市大脑”工程,加快推动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实现地下、地面、空中设施设备的视频、物联感知数据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和数据共享。统筹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小区、智慧院落建设,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车行管控、跨界融合、快速响应的基层智慧治理新模式。
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提高农村光纤宽带接入能力。加大农村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建设支持力度,实现农村移动宽带网络全覆盖。
建设覆盖全市的民生网、服务网和平安网,推动居民证件卡和各类IC卡向手机端“爱山东·烟台市一手通”APP集聚,丰富智慧生活体验,实现“一机在手、一触即达、通行全市”,打造“指尖民生”烟台品牌。
县县通高铁,区市间90分钟直达
城镇化推动交通现代化,交通现代化加快城镇化进程。
到2025年,烟台市服务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格局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交通出行日趋便捷,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全面升级,省会济南2小时通达,京津冀、长三角及省内其他城市3小时通达。在省内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市中心到其他区市30分钟直达、相邻区市60分钟直达、所有区市间90分钟直达。
到2025年,高速铁路网规模约500公里,形成“两高一城际”(潍烟高铁、莱荣高铁和青荣城际铁路)整体布局,充分融入全省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四横四纵”高速公路网(荣乌高速、栖莱高速、荣潍高速、威青高速与烟海高速、沈海高速、蓬栖高速、龙青高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33公里,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
推动青岛至平度至莱州铁路、青岛即墨至海阳等轨道交通一体化。推动荣乌高速威海至烟海高速段改扩建、莱州至青岛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打通市际断头路,实现高等级公路“一张网”。推进普通干线公路提升改造,提高普通国省干线的通行效率和服务能力,高标准实现硬化路“村村通”“户户通”。以小清河复航为契机,打造龙口港-河口港-小清河沿线港口的物流链,提升烟台港口的辐射能力。完善蓬莱国际机场与国内外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建设通用机场,打造国内航空快线,积极培育国际航线。
配套齐全、保障增多,共享高品质生活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求城市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健康安全等方面提供高品质供给。
未来,烟台市通过新建、改扩建、回购、回租等方式新增公办幼儿园200处以上,巩固和扩大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成果,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举办为公办园,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75%,普惠率保持在93%以上。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00所以上,确保所有中小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力争30%的区市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认定。
加强公立医院建设,扩大烟台市中医医院规模,建设市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烟台市妇幼保健综合楼、烟台八角湾国际医院。支持社会办医,落实非营利性社会办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支持社会办医院与公立医院开展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到省提升标准和国家推荐标准占比分别不低于70%、20%,实现乡镇卫生院等级评价全覆盖。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更新,重点配备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与诊疗科目相匹配的其他设备。到2025年,基层门诊量占全市门诊总量的50%以上。积极推行“县招乡聘村用”制度,村医队伍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比例超过50%。
重点落实各区市主城区“三个一”(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中心、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乡镇驻地“二个一”(一个灯光篮球场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多功能运动场)和农村健身设施建设。对新建居住区,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且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合理配套社区健身设施;对既有居住社区,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统筹建设完善健身设施。加快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提高现有场馆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