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了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获奖名单,深圳市光明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名列其中,荣获“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为本届奖项广东省唯一获奖单位。至此,光明区集“中国生态文明奖”“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10项国家级绿色发展荣誉称号于一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遍地开花,“绿”风劲吹科学之城。
近年来,深圳市光明区在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也位居全市前列。光明区究竟是如何向着绿色发展之路勇往直前,赶赴生态之约的?
创新之变:优化体制机制,激发高质量发展潜力
山水相依,田湖相融,林山相衬,草木茂盛。光明区集山水林田湖草于一身,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本底优越。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光明区高位统筹推动,率先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挂帅的“1+6+31”区、街道、社区3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高效完善的“统—转—督”运作机制,构建强有力的“大环保”工作体系,让“一家事”成为“家家事”,使环境治理的触角无限延伸。截至目前,全区各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共召开会议378次,推动解决各类环境问题1350个。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而在光明区,有一套特殊体系——“1+1+N”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体系(即1个“意见”、1个“清单”、5个配套办法),为光明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明标定向。“这一体系涵盖了各类制度和实施细则,囊括了从顶层设计到实施落地的全过程,非常细致和全面。”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光明区作为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是承载着建设全国四大综合性科学中心之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重大使命的科学之城。光明区对标世界一流水平,超前布局,以“绿色、生态、科学、生命”设计理念统筹规划城市空间、优化生态空间,编制《光明区开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规划》《光明区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从开发建设源头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光明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光明科学城建设同步规划部署,构建“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总体空间格局,编制《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为国际一流绿色低碳生态样板城区擘画蓝图。
创新发展,自有千钧之力。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征程上,光明区铆足了劲,也下足了功夫。
活力之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昔日旧颜换新颜
活力之变,其密码在于光明区治山理水之功。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光明区区域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严重污染,茅洲河一度成为“墨汁河”,两岸居民掩鼻而过、闭窗而眠。
为重现河流昔日颜值,光明区以“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能有”的决心,以实现黑臭水体治理、面源管控、正本清源等“十个全覆盖”为目标,实行全流域治理、全要素管控。共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355个,新建排水管网1449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5万吨/天。今年,茅洲河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案例,实现从“墨汁河”到“全国美丽河湖”的跨越。同时,茅洲河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入选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在治气方面,开展控排、控尘、控车、控油、控不利天气影响的“五控”攻坚行动。不仅对辖区1298家VOCs企业开展分级分类整治、对重点企业开展深度治理、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实行身份式的贴标管理,还在6个街道均布设空气监测子站,在31个社区布设空气监测微站,实现空气监测全覆盖。空气质量达到十年来最优水平。
在治废方面,在全区土地资源供给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推进建设生活垃圾焚烧、餐厨垃圾处置、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六大类固体废物处置基础设施,建成泥渣净化厂、高浓度污水净化站并正常运营,“一证式”危废转运中心建成投产,辖区企业废水、危废处置难题得到缓解,“无废城区”基础设施短板全链条有效补齐。
动能之变:现代产业集聚,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新兴产业、淘汰低端企业,是构建创新、绿色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经之路。多年来,光明区咬定绿色发展不放松,让绿色成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以“创新驱动”“筑巢引凤”“高进低退”三大工程,实现“动能之变”。2021年,光明区经济增速全市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
在光明区,科研经济新赛道已悄然开启。强力推进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两个广东省实验室、两所研究型高校、3个科研平台等16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落地建设,加快布局超高清视频显示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成生物等5大未来产业集群,集聚全市70%的新增合成生物企业。
在光明区,经济发展新动能已蓄力前进。构建“拦—退—引”机制,推进产业“高进低退”,整治“散乱污”企业近4000家,淘汰低端落后企业1200余家。优化招商引资机制,大力引进创新型生态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8年增加73%,达到170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105%,达到1735家。
此外,光明区聚焦“双碳”目标,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建设,并以科技驱动低碳转型,集成多领域低碳技术成果。如综合粒子设施等大科学装置采用屋顶光伏等新技术,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527吨。同时,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全区1493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通过认证,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100吨,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63.7%,全国领先,成功打造“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区”。
生活之变: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百姓宜居之城
1846万平方米公园总面积、66个新建公园、60个全域景观提升工程项目,6.8公里茅洲河碧道示范段被评为广东省五星级碧道……四年来,光明区在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上不断努力,大力推进绿色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以城市“品质之变”促百姓“生活之变”,享人居环境之变。
当前,全区31个社区100%完成星级宜居社区创建,社区绿地率达25%以上。
据了解,在光明区155.38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拥有83.89平方公里基本生态控制线、24.96平方公里生态红线、15200亩耕地,森林覆盖率达26.34%。要保护好生态基底,少不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
“我们创新构建环境问题发现、整治、执法‘三张网’,依托智慧环保‘天眼’和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环境问题全流程网上闭环管理。”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光明管理局相关执法人员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区首创的“环保顾问”制度,让服务有了温度。近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光明区建立了由党员干部和环保专家组建的环保顾问团队,建设实体化的“环保顾问党群服务中心”,无偿为有需要的企业进行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已提供服务1.4万余宗,助力企业解决环保难题1.8万余个。2021年,这项制度荣获“新时代全国机关基层党建新成就百优奖”。
要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效果,仅靠政府的力量还不够。因此,光明区在公众参与方面加大了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以百余名环保骨干培训千余名园区环保负责人,督促万余家工业企业主动履责,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开展美丽光明全民行动,广泛发动环保志愿者、民间河长、“河小二”参与环境保护。打造“生态环境大课堂”“环保夜校”“环保云课堂”等一批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品牌,将环境保护理念纳入企业制度和村规民约,凝聚各方共识,共建共享生态文明。
从光明农场到光明科学城,从“环境之痛”到“环境之美”,光明区正在实现华丽蝶变,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在“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