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获悉,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已全部完成,计划2022年底全线建成投用。
重庆市首条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是市政管线集约化敷设和管理的一种管线敷设方式,是城市建设现代化、科技化、集约化的标志之一。
地下综合管廊最大优点是实现管线下地集中管理,避免因管线线路变更而导致路面重复开挖,减少 “拉链路”的出现。同时,由于市政管线下地,建成地下管廊后,城市天际线将更开阔亮丽。
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位于龙洲湾B区和高职城片区,起点位于海洋公园南侧,沿一纵路、燕尾山路、横十路和教育大道敷设,止于尚文大道尾端,全长10.12公里。
该地下综合管廊采用三舱设计,电力、燃气管道分别为独立舱,通信、给水管线为综合舱。这样的设计不仅整合和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同时便于管线的管理和维护。
“该项目从2019年正式开工建设,目前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附属工程安装等施工,计划今年底全线建成投用。”据建设方重庆市渝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华介绍,这也是全市首条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装配率达45%左右,在节约8成人力投入的同时,也缩短近半年工期。
2025年末将建成综合管廊廊体约815公里
据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自2016年启动梁平、垫江、南川、开州等7个区县的试点建设项目以来,全市已累计开工干、支、缆线管廊300.8公里,形成廊体228.1公里,开工和建成长度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位居前列。
按照《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要求,重庆将大力推进量大面广的缆线管廊建设,逐步构建山地城市特色的“干-支-缆”综合管廊体系,推动城市管线逐步由传统敷设向廊道化建设模式转变,不断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推动绿色建造发展,发展装配式综合管廊产业,力争实现综合管廊建设系统化、管线廊道化、管理智慧化、管廊产业化。
至2025年末,重庆力争城市新区新建道路综合管廊配建率不小于30%,预计建成综合管廊廊体约815公里,其中干线、支线管廊约160公里,缆线管廊约655公里,干支管廊与缆线管廊级配比例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