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般农田是‘吃饭田’‘保命田’的话,高标准农田就是耕地中的精华,是实现高产和农业现代化的保证。”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标准农田的主要特点是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宜机械化耕作等,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
长寿区双龙镇飞石村标准化晚熟柑橘基地负责人王文林说:“过去零碎的‘巴掌田’,一亩的人工成本需要三四千元,土地整治连成片后,一亩地的人工成本只有2000元左右,还实现了柑橘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今后大型农机也能开进来,施肥锄草就更轻松了。”
近年来,我市通过土地整理整治,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01万亩,实现亩均增收近200元。然而,受制于丘陵山区占比高、地块碎片化等自然资源条件,我市农田建设成本高、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高标准农田仅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5.6%,距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藏粮于地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2022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我市将在全市层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向“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贫困地区和20个现代农业园所在区县倾斜,优先支持“口粮田”、制种基地建设。相关区县通过集中连片、整村整乡整片、绿色农田、数字农田建设示范,推进万亩级、十万亩级高标准建设。
此外,全市还将以农田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等“七化”为方向,按照“集中连片、集约高效、种养循环、综合立体、农旅融合”开发方式,在渝北、北碚、江津等10个区县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