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州区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串点连线,聚线成面,‘面’‘面’俱到,面优为体”的思路,即: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打造“五村一联”小循环示范线;以全域推进、整体提升为出发点,让“苗圃”变成“树林”;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为核心,多方面统筹兼顾,既扮靓“面子”,又提升“里子”;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面面都做好,形成整体,打造立体、生动、鲜活的示范样板,初步形成了“一轴两翼多点支撑”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农村美、农民富、有内涵、有品位”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一、规划先行,规范治理
坚持把高质量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手棋”,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符合实际、顺应民意、彰显特色。
(一)“快”字为先,高效推进。及时出台《襄州区镇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做好村庄分级规划编制,并定期召开由区委主要领导同志主持的专题督办会,研究和完善村庄布局规划,督促规划早编制、早审定、早实施,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少走弯路。目前,“三个层级四类规划”中,镇级11个镇域村庄布局规划已全部通过专家评审,389个行政村、社区和农场,其中70个示范村已经全部通过专家评审,一般村建设指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的225个,初步形成区镇村三级规划体系。
(二)“全”字为基,系统编制。坚持全域编制。按照村庄发展阶段及特点,把全区村庄归为260个集聚提升类、58个城郊融合类、21个特色保护类、24个搬迁撤并类,确保规划“有用、好用、管用”。以“一轴”(316国道)“两门”(龙王西大门、双沟东大门)“三线”(村际线、城际线、河岸线)“四口”(龙王、黄集、双沟、峪山等四个高速公路出口)等为重要节点,编制长约70公里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规划,做到村内微循环、镇域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注重全面衔接。围绕“三生三线”,统筹土地、林业、交通、水利、旅游等行业规划,衔接路网、管网、路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实现村庄建设、土地利用、产业规划、社会功能布局等“多规合一”,确保“一张图”管到底。做到全面管控。出台《襄州区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对建房进行审批,并依据各地乡土风情、生态格局、建筑风格等,编制《襄州区新型农村住宅建设参考图集》,提供10种户型方案,供农民建房参考和使用,避免农村建房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现象。推动全面提升。编制《襄州区乡土树种栽植指导汇编》和《乡土树种图册》,指导各地因地制宜优先选用40余种本地常见乡土树种,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打造出五彩斑斓、诗意盎然的乡村面貌。
(三)“实”字为要,规范治理。夯实基层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伙牌镇汤岗村“两委”班子察民情、聚民意,带领群众大力开展“五清一改”行动,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全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发挥党员作用。周家村充分发挥10多名老党员作用,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每周对全村主要道路进行两次清扫保洁,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自发开展日常环境维护。引导村民自治。针对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攀比炫富等突出问题,引导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加强红白理事会、妇女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变村庄“管理”为全民“治理”。程河镇曹河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采用一纸约定,村民集体签字摁上红手印,改变了红白喜事燃放烟花爆竹的陋习,成为全区第一个禁鞭村。整合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吸引乡贤能人回乡投资、捐款捐物、献策出力。双沟镇胡庄村在外经商成功人士邵成梁回村组织67位村民出资500万成立两河口生态农业公司,年收入近1500万元,每年拿出10%的利润捐给村集体,用于改善村集体基础建设、卫生保洁等公益项目。刘大湾村发动和鼓励村里走出去的能人回乡投资,发展壮大林果苗木产业,成功实现了从“负债累累”到“收入翻番”的蝶变。
二、常态化机制,长效化保持
坚持“镇主导、村主责、村民主体”的原则,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做到长效化保持,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生命力、可持续。
(一)常态化整治,实现管护长效。按照“拆顺畅、码整齐、扫干净、保常态”要求,常态化开展清爽行动、春季战役、秋季战役等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巡查、三级联动机制,严格执行环卫保洁员、河道巡查员、森林管护员、垃圾清运员、环境监管员“五员”合一制度,完善“户分拣、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落实好每村每年五万元管护经费,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出台考核、评比、奖励方案,实行周调度、月排名、季拉练、年考核,确保农村环境整治成果能保持、能提升。
(二)常态化动员,实现参与长效。坚持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唤醒群众主体意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领头雁”聚民意、“诸葛会”聚民智、“乡土情”聚民力、“红手印”聚民约、“荣誉墙”聚民心等共建共治机制,引导各村制定完善“一事一议”“门前三包”等规章制度,广泛开展“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充分利用“以奖代补”政策,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引导村民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办、自己的家园自己管”的行动自觉。探索建设“共享菜园”,对绿化占用农户菜园空间进行集中补偿,实现“增补灵活”“集约高效”。对拆后空间加强再利用,在房前屋后建设“小三园”(菜园、花园、果园)19090个,做到“见缝插绿”“见缝补绿”,既美化环境又发展庭院经济。张家集镇史畈村充分发挥“泥匠”传统手艺,村民争当泥瓦匠、监督员、绘画师,积极参与铺路修墙等工作,扮靓美丽乡村。
(三)常态化督查,实现压责长效。坚持工作督查、日常督导和群众监督相结合,抽调11个区直单位精干力量,组成督导专班,每半月到各镇进行实地调研、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汇总交办整改,每月进行通报。利用12345热线、“随手拍”等信息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发布“红黑榜”20期,并进行点式督办,让监督无处不在,倒逼责任落实。树立“鞭打慢牛、喂饱快牛”的工作导向,出台《襄州区四级考评工作机制》,对排名靠前的镇颁发奖金320万元,对排名末位的镇进行约谈。
三、解决共性问题,讲好个性故事
根据村庄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特点,既注重解决共性问题,又坚持“解剖麻雀”,坚决不搞大拆大建、简单复制、千村一面,确保村庄建设特征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
(一)夯实基础,补齐短板。聚焦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大力开展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等“六化”工程,不断提升村庄颜值。积极整合土地增减挂钩、税收分成、扶贫项目、公益事业建设等项目资金6.2亿多元,每年安排4000万元进行以奖代补,撬动社会各类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财政优先保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富美田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融资7亿元,参与农村道路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引导各地乡贤、能人投入3500多万元,支持家乡建设。第一批122个村的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已全面完成,新建、改建乡村道路570公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306处,铺设管网391公里,植树40万株,公共绿化面积96万平方米。同时,按照“1+X”要求,党群服务中心达标建设25个,配套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室、村级卫生室。
(二)培育产业,增强动力。坚持“供血”“造血”一起抓,按照“一镇多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深入挖掘各村资源禀赋,大力培育双沟休闲食品、程河柳编、龙王稻虾、黄龙冬桃等特色产业,以“全域旅游”理念精心打造石桥镇“牛黑路—排子河渡槽”沿线景观带,龙王镇“樱花谷”、凤凰咀遗址公园,峪山镇红色旅游等乡村旅游品牌,让美丽乡村建设有动力、更有活力。张家集镇李营村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传统养殖技术,连片打造千亩观赏鱼养殖基地,目前精养塘水面已达近1000余亩,亩均收入达一万多元。朱集镇潘湾村依托当地梨树资源,每年举办梨花生态旅游周,每家每天平均接待游客20席,加上土鸡、芝麻叶等各类土特产销售,全村年均增收达到200多万元、户均增收8000多元。张家集镇何岗村发展引进幸达鑫家庭农场、绿神农业公司等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3000多亩,解决近100人就业,“租赁经济+务工经济”直接带动村民户平增收1万多元。
(三)擦亮品牌,讲好故事。除了统一部署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统一标准外,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主动探索创新,凸显自身特色、讲好乡土故事,让村庄留住“形”、守住“魂”、吸引“人”。张家集镇邵棚村创办“槐乡家园”村级文化馆,以文化墙描述“邵棚家和十大故事”“邵棚乡贤十大故事”,大力打造“槐乡文化”。双沟镇郑张营村留住传统工艺,用废旧拖拉机、老酒坛、石磨、坛罐等富有民间小调特征的元素打造景观带和小广场,发展休闲旅游。佘营村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老旧建筑进行修复,建设乡村民俗馆和生态公园,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建设200亩的生态采摘园、垂钓园和农家乐,打造了一条兼具文化、旅游、休闲农业观光等多种功能的乡村旅游路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中共襄阳市襄州区委书记 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