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斜溪)镇位于蓬安(蓬州)西部13公里处,依山傍水,滔滔的嘉陵江绕镇而过。它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至今一千多年历史。是历代水上交通枢纽及商贸重镇,在千里嘉陵江水道两岸人民,“斜溪”闻名遐迩,特别是上至广元、下到重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因一特产“斜溪白酒”而驰名。
一、斜溪酒历史渊源
据《旧唐书·元稹传》,蓬州志记载,唐朝宰相,大诗人元稹(779—831)曾留住蓬州境内,因仰慕斜溪白酒的盛名,三次登临斜溪古镇畅饮斜溪酒,并写下《感梦诗》:【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三十里有馆,其馆名芳溪。】,芳溪~斜溪~金溪逐渐演变更名。金溪历经千年岁月沧桑,酒文化精髓沉淀。用独特工艺,古法固态传承,匠心精制,酿造的斜溪白酒,酒线细腻绵长,酒香浓郁悠长,酒花饱满经久不散,口感醇厚回甜甘洌,新酒清澈透明,存酒色泽淡黄等特点。斜溪白酒,在清代乾隆时期被评为蓬州贡酒,声名远播于海内外。
二、金溪镇地理环境
金溪镇山峦叠嶂,森林茂密,绿绿葱葱,依山傍水。空气质量优,负氧离子丰富,是生态宜居古村落。
前有波涛汹涌的千里嘉陵江,横断江面的航电枢纽工程,是嘉陵江第17级梯级航电站。石梁沱丰产江团鱼久负盛名,江团是一种罕见的珍贵鱼种,对水质要求极高,可见优质的水源。
后有群山环抱古镇,四季绿绿葱葱,方圆几十里无工业污染,小河沟溪水潺潺,清澈透明。
三、千年古井及厌火池
据蓬州县志记载《厌火池,在金溪场,场每不戒于火。清道光时,知州姚莹于场之罗汉院,凿雨池以之。》,厌火池在离古井靠小河沟百米远处(现在的农贸市右前方),池面积大约30平方丈,在2000年时被填建房。比厌火池更早的还有口古井,这口古井是居住在金溪的居民生活用水,养育着这片世代古村落人。
斜溪传统工艺固态酿酒,用此古井水,酒线细腻绵长,酒花饱满,口感醇厚,酒香浓郁,杯底留香悠长等特点,深受古代文人墨客和沿嘉陵江两岸人民所喜爱。斜溪白酒驰名中华,蜚声海外。
四、何氏百年酿酒历史
清末民初时期(1912年左右),由史家坝何国钊(别名何银州)开办油坊和酒厂,占地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固体古法酿造,匠心独运,由于品质上乘,通过嘉陵江水路,销售上到广元,下到长江入江口重庆的酒客。在广元码头听说何银州的酒到了,酒客蜂拥而至,一抢而空。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运酒的船沿江路过,两岸酒香飘逸惹人醉。孙子何逢强非常自豪的讲起祖辈这段历史故事。斜溪白酒的驰名与何氏家族的贡献息息相关。
上世纪的1993年6月,何洪成在金溪镇创办“蓬安县金溪洪兴酒厂”,注册商标为“金壁溪”,“金粮液”。由于利用古井山脉泉水,泉水甘甜,酿出好酒,喝了此纯高梁白酒,酒醉不上头,容易清醒,口不干舌不燥。由何家志的匠心精酿,深受消费者喜爱。
五、金溪镇酿酒现状
目前金溪镇大约有十多家,基本上都小作坊(执照上已注),其中传统古法固态酿造的只有六、七家,生产的酒都是清香型,没有一家是品质较好的浓香型酒。生产周期是,一周一桌,一桌出酒两佰陆拾左右,除去夏天时间 ,一年总产量每家一万斤左右。外地慕名而来的外地老板有几家,他们销售比较好,以工艺简单,以低价竞争。利用农村人心里,只求杀杠,烈性止瘾,在酒的品质上没怎么要求。甚至有的酒客喝几十年酒,没有真正喝上纯正高梁酒。
这十来家经营模式,都是传统的销售,没有营销理念,以家为单位,单打独斗,品牌意识不强和营销手段差异,虽有两家注册品种,但没整出品牌效益。
六、未来金溪酒业发展与展望
金溪白酒已有小名气,酿酒历史悠久,发展空间巨大,在党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有千年古镇、厌火池、古井、大石桥、下河街等等古迹作基奠,打造一品一村小镇特色,重塑千年古镇斜溪酒文化。但需要一个大财团或一个家族抱团取暖,精诚团结,携手并进,互惠互利。以做企业就是做人,做品牌就是讲诚信。以质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理念。以古法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匠心精酿,做出特色,突出优势。以线上线下,精装与散装相结合,利用现代传媒和营销手段,做大做强,做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资源整合,让传统小作坊同步发展,达到双赢局面,而不是争夺这金溪这块小市场。
产文旅融合,以生产金溪白酒为抓手,以千年古镇为突出口,发展乡村旅游业。客人来了,有喝有吃,有住有看。让古色古香,千年古镇更古堡优雅,留住客人,促进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