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宿州埇桥区:美丽乡村村美民富

2020-09-03 09:31:36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核心摘要: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更美,让乡愁更浓,让绿水青山长留身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村庄人居环境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骄阳退去,埇桥区朱仙庄镇朱庙村的村民休闲长廊里,村民关连英和邻居正在纳凉谈笑。“我们村里天天早上都有晨练的,傍晚有乘凉的、跳广场舞的。好多人都视频发抖音、发个朋友圈,可以说现在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心。”关连英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家家户户住上二层小楼,房前屋后都是花园果树,环境特别美。
 
近年来,埇桥区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更美,让乡愁更浓,让绿水青山长留身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村庄人居环境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丽乡村不仅环境美,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也提升了一大截。2018年朱庙村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村里还建起了村民活动休闲广场、公共服务中心,配备了健身器材,所有的道路都硬化了,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路灯亮了、河水清了、环境美了。
 
穿过悠长的十里桃花堤,美丽的沈圩村便映入眼帘。村中心,为民服务中心和群众活动广场干净整洁。服务中心内,办事窗口设置齐全、方便快捷,活动广场上,健身器材、棋牌运动场地一应俱全。村内,老旧村庄改造后,家家户户的美丽庭院掩映在花草绿荫中。水冲卫生公厕、垃圾收集转运设备、亭台廊榭,青青杨柳、滟滟波光,共同构成了沈圩村人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
 
在埇桥区,像沈圩村、朱庙村这样因为美丽乡村建设,村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特色产业都长足进步,群众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村子,基数正在不断壮大,质量也同步提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埇桥区始终坚持“一乡一特色、一村一风情”的思路,立足乡村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要素,注重服务功能、建筑风格、田园风貌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掘村庄文化内涵、民俗特色,成功打造出了“甜美关湖”“徽韵付湖”“田园沈家”“孝贤闵祠”“山水五柳”“生态桃园”“诗画镇头”等一批极具皖北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鲜活持久的生命力。目前,全区70个美丽乡村和23个美丽乡镇把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历史文化挖掘弘扬作为重要内容,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文化灵魂之美,做到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埇桥区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盘活发展资源,激活农村资本要素,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促进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的转变。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山水资源、田园景观、地域文化和人文传统,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文化康养等新型业态,建成了一批农家乐休闲旅游主题农庄、特色乡镇,提升了美丽乡村第三产业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加工等传统优势,打造了一批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等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专业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80%以上的示范村建成为有特色、有规模、有品牌、有组织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推动了农业升级换代,提高了农民收入。通过整合资金、集中要素、加大投入,在美丽乡村示范中心村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扶贫开发创业园等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美丽乡村中心村打造成为农业示范园、农民增收园,拓展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现在,埇桥区许多美丽乡村示范村不仅成了人居环境美丽和谐的“新高地”,也成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的富裕村。  (余明明)
(责任编辑:常乐)
下一篇:

山东青岛:市南区日照路1号拟进行危房及基础设施改造

上一篇:

广州花都区:打造海绵城市这样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